初春的綏化大地,乍暖還寒,黑龍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人頭攢動、機器轟鳴,一派繁榮景象,工人們開足馬力忙生產、趕訂單,全力跑出發展“加速度”。
近年來,綏化市牢牢把握生物經濟引領未來發展的大市場大機遇,秉承“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大力實施人才興綏戰略,加速生物經濟產才融合發展,開創了“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產才互融”新格局。
為企業繪就人才圖譜
提到返鄉就業,新和成員工趙福臨深有感觸。“碩士研究生畢業后本來是在浙江工作,但知道能回綏化工作,參與家鄉新基地建設,我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就回來了。”作為綏化市人才引進的一員,趙福臨如今活躍在科研一線。去年,趙福臨所在車間利潤在新和成黑龍江基地位列第一。
近年來,綏化市成立招商引智推進專班,繪制生物經濟招商圖譜和人才圖譜,堅持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同安排、同部署、同推進,先后引進新和成、星湖科技、象嶼、國投生物能源等一大批生物經濟企業。目前,全市規模以上生物經濟企業達37戶,從業人員超萬人,玉米加工能力已超過1000萬噸。新和成建成了全球重要的輔酶Q10和維生素C生產基地;星湖科技公司腺苷生產技術世界先進、產量全球第一;象嶼集團蘇氨酸、色氨酸生產線單體生產規模位居世界前列。2022年,全市規上玉米深加工企業實現產值301.4億元,同比增長8.2%。黑龍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榮登全省生物經濟民營企業20強,黑龍江中桂制藥有限公司榮登全省民營高新技術企業50強。
這幾年,到綏化投資興業的生物經濟龍頭企業越來越多,給綏化籍的高校畢業生回鄉就業提供了豐富的選擇,特別是黑龍江省龍江人才振興60條和綏化引才“金十條”的出臺,進一步增加了人才逐夢寒地黑土的信心
搭平臺 “飛地”引才
在新一輪生物經濟人才布局中,綏化市堅持“用好政策引人才、建大平臺用人才”,實現政策、項目、平臺、人才等創新資源一體化配置,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智力支撐。
制定《綏化市“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實施意見》,配套出臺《綏化市支持生物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關于人才引進的若干意見》,5個方面17條政策支持人才發展。聚焦生物經濟領域的核心技術攻關,綏化依托龍頭企業,在重點實驗室、技術中心等平臺構建上下大功夫、花大力氣,全市共建成省級和市級科技創新平臺40個,吸引了一批行業領軍人才來到綏化就業創業,全面助力相關產業提檔升級。
綏化市積極探索實施科技研發和技術攻關在域外、項目投產落地在域內的“飛地引才”新模式。星湖科技與華南理工大學合作建設生物分離工程聯合實驗室,集中10名專家學者智力專項研發“核苷反應結晶”項目,慶東陽光農業生物科技公司柔性引進黑龍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8名碩博研究生,聯合研發中央重點支持地方的“基于AMF復合菌劑的黑土保護關鍵技術成果轉化與應用”項目,不斷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產業發展驅動力。
提升落地人才“幸福度”
“公寓距離公司很近,家電家具設施齊全,拎包入住,很周到、貼心。”星湖科技項目負責人王先生說,入住人才公寓后,他干事創業的勁頭更足了。
近年來,綏化市堅持在服務人才、成就人才上下功夫,積極打造最優人才生態。為保證人才服務質量,綏化整合機構編制資源掛牌市人才工作中心,配強人才專業服務力量,成立人才服務聯合體,組建生活、醫療等6個服務團,挑選醫療、購物、旅游等方面企事業單位1380家,為人才的居留落戶、安家購房、金融支持、醫療保障、子女教育等各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2022年,為生物經濟企業兌現引進人才補貼420萬元,梳理解決生物經濟企業政策支持、融資上市等方面問題13個,徹底打消了生物經濟人才落地綏化的后顧之憂。
綏化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郭彥武說:“目前,綏化市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接續實施人才興綏戰略,以更加有力的政策、更加完善的機制、更加周到的服務,舉全市之力,打造生物經濟產才融合發展新局面。”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