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昌江不斷加大紅樹林等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力度,持續開展退塘還林還濕、紅樹林濕地定期監測等保護專項行動,促進紅樹林面積持續擴大,為筑牢綠色海岸線持續發力。
生機勃勃的紅樹苗(王學武 攝)
近日,記者在海尾鎮南羅村看到,一米多高的紅樹苗整齊排列,盡管枝葉尚未完全連成一片,但已初具規模。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眼前的這片紅樹林在幾年前還是一片蝦塘,不僅水質差,還散發著難聞氣味,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日漸突出。得益于退塘還林還濕后,如今這里的生態環境已得到明顯的改善。
南羅村紅樹林初顯成效(楊萍 攝)
海尾鎮南羅村駐村第一書記汪德政說:“紅樹林種植后,每年都有大批候鳥到這片紅樹林過冬,為其提供了棲息地,維護了生物多樣性,豐富了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生存空間,增加了漁業資源。”
在紅樹林保護修復過程中,護林員每天都會不定時進行巡查巡護,同時通過視頻監控、水質監測等方式,及時發現和制止破壞紅樹林違法行為。目前,新種植的紅樹林長勢良好,沙蟲、螃蟹等生物棲息其間,也為過冬候鳥提供了棲息場所。
縣林業局海尾管護站護林員鐘振方說:“我們巡護主要是防止村民在樹林里挖螃蟹挖沙蟲,破壞掉紅樹林,同時也大力宣傳保護紅樹林,保護生態平衡。”
據了解,受氣候和水文條件等因素影響,我縣沿海地區紅樹林生長面積較少,主要分布在海尾鎮和昌化鎮沿海,現存的紅樹林群落稀疏成片面積不大,個別灘涂上零星生長一些紅樹林幼苗和林木。為改變這一現狀,增加紅樹林面積,昌江積極實施紅樹林營造工程,2020年以來,我縣在珠碧江河口實施了《昌江珠碧江河口濕地紅樹林生態修復項目》,完成新營造紅樹林面積1200多畝。2023年在全省公益林調整工作中,我縣及時將昌江珠碧江河口濕地紅樹林生態修復項目,新增紅樹林種植面積1200多畝,全部劃入林業生態公益林管護,實行網格化巡護。
縣林業局副局長劉永國說:“積極對接省級主管部門,加強對紅樹林濕地生態保護修復等方面管理培訓。爭取省級部門財政支持,更好推進我縣紅樹林生態保護修復工作。”
總編輯 / 林蕾妮
主 編 / 符許尖
編 輯 / 何信伶
責 編 / 陳新宇
審 核 / 李德乾 陳家漠 林鋒
我也說兩句 |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