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曹慶 供圖:周勇 熊柏泉 等
豹(Panthera pardus),哺乳綱貓科豹屬,體形似虎,但明顯略小,國內常見名為“華北豹”“豹子”,又稱“中國豹”。毛被黃色,滿布頭部及背部的黑色環斑呈現圓形或橢圓形的梅花狀圖案,極似中國古代銅麻錢,故以“金錢豹”為最廣泛使用的中文名。因皮毛柔軟,具顯著花紋,再得“花豹”之溫柔愛稱。
1987年,由高耀亭主編、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動物志·獸綱》(第八卷)(食肉目),對華北豹的記錄文字為:分布于河北、山西、陜西,“現已瀕臨滅絕”。
依據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部、農業部第1號令”,由陜西省印發的《陜西省內分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虎和豹均位列此《名錄》之內。然而,當時,在秦嶺腹地運行多年的幾處自然保護區,均沒有拍到過金錢豹實體。豹,長期停留在茶余飯后的口口相傳和野外工作時的間接痕跡中,愈加神秘,時有被懷疑:金錢豹,從秦嶺銷聲匿跡了嗎?
大型掠食者種群遷移和定居,直觀影響著地區生態系統的整體情況,被視作生態質量的指示性物種。當老虎作為區域食物鏈的調節者和控制者悄然從秦嶺消失后,“二大王”金錢豹被賦予濃重的期待。
圖1 秦嶺自然保護區群相對位置圖(阮英琴繪制于2010年)
近十年來,紅外相機技術在監測樣地多點拍攝到野生金錢豹在秦嶺活動的影像。以秦嶺自然保護區群為行走參考圖(圖1),從秦嶺最早拍攝到野生豹活動的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起點,沿著秦嶺主脊向東,梳理“豹社”對秦嶺生態系統的職責,踐行“豹記者”對生活區域的關切,探討金錢豹遷徙與叢林秩序?
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8年10月,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注:本篇以下簡稱“長青”,轄區范圍如圖1之4)內的紅外相機拍攝到金錢豹——運用先進技術手段,確認金錢豹在秦嶺“活得好好的”,打消各界關于“金錢豹可能從秦嶺消失”的疑慮。暫為豹取名 “豹2008-CQ1”,隸屬“長青豹社”。
2020年4月,長青工作人員周勇用數碼相機在區內拍攝到一只奔跑的亞成體豹,這是首次在秦嶺未借助紅外相機獲得的金錢豹影像。給它取名“豹2020-CQ1”,也隸屬長青豹社。
2020年11月,長青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公布第六次監測到野生豹的影像信息,影像拍攝于2020年7月19日晚,一只身形矯健的成年金錢豹在鏡頭前累計停留30秒,暫給此豹取名“豹2020-CQ2”。
12月7日,茅坪保護站內一部距居民站僅2公里的紅外相機也拍攝到一只健壯的金錢豹。長青豹社,真是熱鬧!
黃柏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黃柏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注:本篇以下簡稱“黃柏塬”,區域范圍如圖1之13)與長青以興隆嶺分界。黃柏塬南靠興隆嶺與長青相連,北靠秦嶺主脊。
2018年1月23日,黃柏塬的紅外相機拍攝到一只毛色光亮、體格健壯的豹奔跑在興隆嶺荒草坪廢棄的林區便道周邊。暫為此豹取名 “豹2018-HBY1”。7天后,這臺相機再次拍到一只金錢豹,它是2018-HBY1巡游歸來嗎?如果以保護地片區“登記”豹社,“黃柏塬豹社”能成立起來嗎?
2018-HBY1,是否長青豹社記者翻過興隆嶺 ,“跳槽”至此黃柏塬豹社?它是跺跺腳就走,還是打算在此壯大黃柏塬豹社呢?
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沿著秦嶺主脊繼續往東走,經過爛店子梁后,右手即是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注:以下簡稱“佛坪”,區域范圍如圖1之2)。
2012年,全國第四次大熊貓綜合調查外業結束后,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在佛坪保護區內安裝10余臺紅外相機,于當年8月23日拍攝到一只俯沖式奔跑的金錢豹,它可能正在追逐獵物。同一張數據卡中,有不同年齡段的羚牛,還有斑羚等食草動物。這頭千呼萬喚的豹既是“豹2012-FP1”,“佛坪豹社”就此掛牌,無異議。
此后,隨著紅外相機技術引入保護區的大熊貓棲息地監測工作,似乎豹的身影在區內突然頻繁起來。以2020年內兩張紅外相機記錄卡為例,有效記錄時段共計300天,共拍攝野生動物1046只(次),其中11天內共13次拍攝到金錢豹活動,以夜間、黎明、傍晚活動為主。此13只(次)從鏡頭前經過的豹,落到具體“豹”頭后,為幾只,家庭關系如何?
這13只(次)豹,與2012-FP1存在怎樣的血緣繼承關系?此兩張數據卡對應的300個拍攝日中,11個工作日“撞見”野生金錢豹,以生態安全的角度考慮、以人身安全的角度出發,這里安全嗎?
周至老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周至老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注:本篇以下簡稱“老縣城”,區域范圍如圖1之18)在西部與黃柏塬保護區相連,在南部與佛坪以秦嶺梁為界。繼佛坪和黃柏塬均拍攝到豹之后,距老縣城內的豹拋頭露面,已是指日可待。
2018年11月26日,老縣城內的紅外相機拍到一只金錢豹從冰天雪地的鏡頭前走過,堅毅而穩重,果斷且從容。暫且為它取名為“豹2018-LXC1”,“老縣城豹社”要求掛牌的理由尚可成立。但是,這個社與黃柏塬社、佛坪社的關系,顯得不清不楚。
2020年1月15日,老縣城保護區內的紅外相機第二次拍攝到金錢豹,為老縣城豹社的“業績”增添了說服力。
觀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在秦嶺主脊上繼續往東走,過涼風埡界梁后,即走出佛坪保護區轄區,進入觀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注:本篇簡稱“觀音山”,區域范圍如圖1之7)。
全國第四次大熊貓綜合調查外業開展前,觀音山與清華大學合作在保護區內布設18臺紅外照相機,終于2011年8月7日首次拍攝到金錢豹的實體。暫且為此豹取名為“豹2011-GYS1”。
2011-GYS1的背部毛色較深,腹毛為乳白色,耳朵呈黑色,耳朵尖上的白毛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素潔干凈。它可能正在追趕獵物,突然在此半蹲。它的前方約20米處,有一棵大樹的枝丫折斷,也許它在觀察其他動物留存在樹上的食物。
此后,分別在2011年10月5日和2011年12月9日,紅外相機在觀音山內拍到豹的實體,“觀音山豹社”成立了。
2017年,陜西省動物研究所在108國道走廊帶(注:圖1之四)內建立監測樣地,架設60余臺紅外相機,多次發現金錢豹活動。
站在秦嶺生態系統食物鏈金字塔頂端的金錢豹,在這一片人類強烈活動退出后的地區奔跑,說明這一帶的森林生態系統恢復進展良好,生物多樣性豐富,能夠充分滿足金錢豹種群繁衍的需求。
觀音山是報道秦嶺地區金錢豹活動較密集的地區。此豹彼豹,重復出現在鏡頭前的可能性有多大,目前仍不清楚。但是,并不影響觀音山豹社成為“豹”記者及學者們的重要棲息點。
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注:本篇過很多以下簡稱“周至”,區域范圍如圖1之3)略呈狹長方形,西邊線與老縣城相連,在北邊從西至東分別與佛坪、觀音山和天華山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秦嶺梁為界。
周至晚于佛坪成立數年。2017年12月,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發布消息,從2012年首次拍到金錢豹以來,在轄區內安裝100多臺紅外相機,截至2017年,先后拍攝到20段金錢豹活動的視頻和數百張照片。根據周保局發布的資料,于2014年2月27日、2015年11月19日、2016年12月26日和2017年1月2日,紅外相機均拍攝到野生金錢豹,其中拍攝于2015年11月19日的10秒視頻顯示,一只母豹帶著兩只豹崽奔跑過河。這是首次在秦嶺拍到金錢豹母幼活動影像,給兩只幼仔取名“豹2015-ZZ1”和“豹2015-ZZ2”。
“周至豹社”業績超群,說服力充足。2015-ZZ1和2015-ZZ2的名字,與前文諸豹的名字無一重名,但不排除與它們存在直系或旁系的血緣關系。倆小朋友跟隨母親遛彎的快樂身影,證實在區域內存在金錢豹的穩定繁殖種群。
2015-ZZ1和2015-ZZ2成年后,是留在周至豹社,或者仗劍天涯加入其他“豹社”,還是自立門戶自創“分社”,至今不得而知。
天華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沿著秦嶺梁繼續向東,走過藥子梁,右前方即是天華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注:本篇以下簡稱“天華山”,區域范圍如圖1之9)。這里,還有“豹社”嗎?
豹并不一定依賴森林,獵物對它的意義更甚。顯然,當豹在周至和觀音山保護區頻繁出沒時,在天華山這片野生動物棲息地上,豹的身影將呼之欲出。2016年1月12日,天華山的紅外相機拍攝到一只在雪地行走的豹,暫且給它取名“豹2016-THS1”。據稱,在此之后,天華山還拍攝到過金錢豹,給“豹記者”整理素材又增添了幸福的“煩惱“。
2019年12月,天華山內的紅外相機拍到一只豹媽帶領3個豹娃在雪地中走過的數秒視頻,畫面顯示:金錢豹媽媽神情警惕且專注,腳步穩健地走向前方,它的身后,整整齊齊地跟著3只毛茸茸的小豹崽。按前后順序,給這三只小家伙取名“豹2019-THS1”“豹2019-THS2”和“豹2019-THS3”。
2019-THS1和2019-THS3老老實實地、嚴格地沿著母親的腳步走來,像媽媽一樣注視著前方,一邊嗅聞著地面。2019-THS2卻跑著“S”形路線,踏查著一條樣帶的控制路線,跟隨著家庭成員。
“天華山豹社”掛牌成立。
皇冠山自然保護區
皇冠山自然保護區(注:本文以下簡稱“皇冠山”,區域范圍如圖1之6)距前述的七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較遠,位于安康市寧陜縣境內,地處連接秦嶺大熊貓天華山和平河梁局域種群的生物走廊。皇冠山從2009年引入紅外相機技術,從兩臺紅外相機起步。從2014年起,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資助下,區內共布設30臺紅外相機。
2020年4月23日傍晚,在位于皇冠管護站轄區內西河右手溝,紅外相機拍攝到一只金錢豹,這是保護區成立19年來首次迎來“豹”記者到訪。暫且給它取名“豹2020-HGS1”,因為與其他“豹社”相距遙遠,“皇冠山豹社”有理由成立。
鷹嘴石自然保護區
鷹嘴石自然保護區(注:本篇以下簡稱“鷹嘴石”,區域范圍如圖1之11)地處秦嶺自然保護區群最東端,位于陜西省安康市鎮安縣境內。
2019年以來,鷹嘴石保護區先后布設紅外相機14臺,于2020年8月4日和8月7日兩次拍攝到一只成年金錢豹。這是陜西省鎮安縣內近40年首次拍攝到金錢豹影像,暫且給其中一只取名“豹2020-YZS1”,承認“鷹嘴石豹社”的理由,同皇冠山豹社。
不得不思忖2020-HGS1與2020-YZS1之間的關系,感慨“豹社”記者尋找新聞現場的開拓創舉,堪比漢武帝鑿空西域。
平河國家級自然梁保護區
平河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注:本篇以下簡稱“平河梁”,區域范圍如圖1之14)因處于大熊貓野外種群分布的最東界而備受重視。平河梁還是連接皇冠山和鷹嘴石兩處自然保護區的橋梁。
豹擅奔襲,追逐時風馳電掣不易“捕捉”行蹤,靜臥時與環境融為一體難以發現身影。森林是食草動物的天堂,自然也是食肉動物的樂園,皆因是野生動物的豐足無虞的食物基地和隨機萬變的隱蔽場所。平河梁內豐富的偶蹄類,為豹儲備了鮮美的“面包”和“巧克力”,當皇冠山和鷹嘴石保護區內均發現野生豹活動時,平河梁內的金錢豹走出神秘、走進人類視線,也許為時不遠?
就皇冠山豹社、鷹嘴石豹社和待建的“平河梁豹社”,總社在哪里,是否屬于下一級分社,這些問題均有待商榷。
前文中,或詳述,或者簡述,提到2008-CQ1、2020-CQ1、2020-CQ2、2018-HBY1、2012-FP1、2018-LXC1、2015-ZZ1、2015-ZZ2、2011-GYS1、2016-THS1、2020-HGS1和2020-YZS1等有“名”豹,而大多數豹無“名”。每一只豹,都歸屬于各自種群,并預示著一個生機勃勃的野生世界和健康穩定的生態系統。
哪一位“豹記者”在各“記者站”之站流動過,哪只不止一次被拍,或者代表家庭或代表單位上過鏡,我們現在無法確定。然而,豹在秦嶺腹地頻繁出沒,起到控制食草動物數量、保持生態系統平衡的生物調節作用,側面反映出該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優劣、野生動物植物資源豐富度狀態。
“豹記者”在秦嶺腹地露面越來越頻繁,進一步說明近年來金錢豹在秦嶺的分布與活動范圍呈現擴展趨勢,說明秦嶺金錢豹種群可能正處于恢復增長的關鍵階段。
金錢豹的種群數量處于何種水平、種群生態如何發展,是保護地管理方和科研單位需要給予重點關注的問題。比如,研究開發“豹臉識別系統”并引入日常巡護監測乃至紅外相機智能識別,將為大尺度內、高效率地提升野外監測水平,為野生動物棲息地質量評價、生物多樣性評價、自然教育普及提供科學依據。
野生金錢豹作為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完整性的代表性物種,其種群的長期維持對秦嶺地區生態系統的保護意義重大。“建議以國家公園建設為契機,運用信息化等多方面手段,對區內金錢豹及其獵物的種群與棲息地開展系統化的長期監測,持續做好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其棲息地的保護與管理,努力提升國家公園的保護管理水平。” 從事大型食肉類動物生態學研究的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李晟如是說。
2020年12月
后記:2021年11月5日,平河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公布,在整理區內紅外相機數據時,發現一級金錢豹活動的影像。至此,秦嶺腹地內的金錢豹活動區域連成整片。
作者簡介:曹慶,女,畢業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正高級工程師,發表學術論文約30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個人生態文學作品集兩部。國家林草科普專家,陜西省林草科技特派員。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