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產業是南京重點打造的先導產業集群之一,也是南京建設產業強市、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攻方向。
創新驅動,加速出海,南京生物醫藥產業展現強勁發展勢頭。近日,新華報業記者走進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區(自貿試驗區)的南京生物醫藥谷,走訪數家醫藥企業,探索生物醫藥產業何以向千億級賽道突圍。
01
破譯“生命密碼”,領航基因科技
基因對人類的影響貫穿生命全過程。在探尋基因的過程中,離不開基因檢測儀器的幫助。然而,基因測序儀涉及芯片、信息算法等諸多科學技術,技術壁壘高、科研投入大、研發周期長,目前全球范圍內能夠實現量產的企業屈指可數。
自2012年成立以來,真邁生物致力于國產基因測序儀的研發。歷經數年技術攻關,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SURFSeq”測序技術體系,實現了“儀器—試劑—芯片—軟件”全平臺自主可控,是全球少數擁有基因測序上游核心技術和商業化交付能力的測序系統制造商之一。
“基因測序儀和檢測芯片的關系就類似于打印機和墨盒,其中芯片作為高科技耗材,融入了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多種學科的知識?!蹦暇┱孢~生物總經理周志良用打印機和墨盒做比喻,生動介紹了基因測序儀的原理和功能?!?年前我們就開始布局海外市場,目前海外市場收入與國內持平。在市場拓展的同時,我們也不斷進行產品更新,多梯度產品陣列可全面滿足科研機構、醫療機構及產業用戶的測序應用需求,賦能前沿科研探索和精準醫療?!?/p>
與此同時,在南京江北新區(自貿試驗區)生物醫藥谷,另一家醫藥企業也以創新突破嶄露頭角。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目前公認的最有效的抗癌策略。世和基因自主研發的“世和鷹眼”泛癌種早篩產品,僅需一管血,即可一次性篩查肺癌、肝癌、胃癌、前列腺癌、乳腺癌、食管癌、子宮內膜癌、胰腺癌等9種癌癥并定位病灶器官,成為全球僅4款獲FDA突破性認證的多癌種早篩產品,技術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2023年10月,由世和基因自主研發的世和一號NGS大Panel試劑盒通過國家藥監局創新醫療器械審批上市,成為國內首個且目前唯一一個腫瘤NGS大Panel(基因組合)試劑盒。
從本土獨角獸到全球技術破局者,世和基因深耕腫瘤精準檢測10余年,以百萬例樣本檢測量、較高的研發投入比,穩居國內腫瘤NGS檢測市場份額榜首。作為南京江北新區本土培育成長的腫瘤醫學企業,世和基因與南京多所高校、研究院共建產學研究基地,廣納生物學、AI等多學科人才,同時,還與南京醫科大學、東南大學等展開合作,共同培養人才。
02
創新突圍,從立足本土到全球競合
在南京,創新藥正出海加速中。
去年年末,一名香港患者用上了來自江北新區企業馴鹿生物的創新藥——CAR-T細胞產品伊基奧侖賽注射液(FUCASO)。在為首例香港患者提供治療時,南京海關與江北新區聯合監管機制,打通跨境物流瓶頸,實現48小時內完成香港患者血液樣本運輸至南京并開始制備。
不同于傳統的藥物和治療手段,這一療法是我國第一款自主研發且全流程自主生產,且針對患者量身定制的治療方案。具體是,通過采集患者血液中的T細胞、在實驗室中改造T細胞,再將改造后的CAR-T細胞輸回體內的方式治療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馴鹿生物公司董事會秘書林夢涵介紹,自2023年6月獲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至今,該創新藥已惠及數百名患者。南京生產、海外供應,馴鹿生物與多家機構合作,推動細胞治療技術臨床轉化,并積極探索海外患者引流模式。這一創新模式的探索,以及優秀的臨床效果,吸引了歐洲、非洲、東南亞等地的20多位海外患者來中國接受治療。
“器械變得越來越小,功能越來越強大。”從打破進口壟斷的止血夾到全球首創新療法,2000年,南微醫學在南京成立,主要從事微創醫療器械及耗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作為國產替代先鋒,其2015年推出的“和諧夾”以滑槽式結構實現360度精準夾閉,價格僅為進口同類產品的1/8,終結了國外品牌壟斷時代,單品年產值達數億元。此后,創新產品“一次性膽道鏡”更是能夠深入膽道,實現高清膽道成像,在無創條件下進行超級微創內鏡診療。
據南微醫學執行總裁李常青介紹,目前,公司已服務全國超6000家醫院,覆蓋55%以上的三甲醫院,成為國內微創醫療器械行業的龍頭企業。海外市場,也是南微醫學發力的目標?!叭缃?,公司產品及服務可及90多個國家和地區,未來公司將繼續以創新為引領。”
03
從單點突破到全鏈協同,生態集群穩步崛起
南京地處長三角,交通發達、輻射帶動效果強,同時高校云集,有豐富的科教和臨床資源。從基因測序儀的研發到基因檢測在醫學治療中的運用,從創新藥出海走向全球,南京生物醫藥谷為生物醫藥產業提供了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讓企業能夠高效地共享資源和技術,推動創新藥研發和生產。
同時,圍繞生物醫藥產業“眾創 孵化 加速 產業化”需求,南京生物醫藥谷提供全功能載體空間、全生命周期服務、全要素創新生態環境,現已建成近190萬方創新創業載體。
依托南京豐富的高校資源,南京生物醫藥谷吸引了大量高層次人才。截至目前,園區累計引進國家級人才工程計劃專家52名,江蘇省“雙創計劃”人才99名,南京市科技頂尖專家15名等。此外,園區還擁有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5家,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8家,為人才的培養和留存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過“臨床急需器械快速通道”“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等政策工具,南京助力創新成果實現“實驗室-手術室-生產線”的無縫銜接,催生產業發展的“熱帶雨林效應”。
為對生物醫藥企業實施“精準滴灌”服務,南京組建20億元規模的生物醫藥產業母基金,在創新藥物、醫療器械和生物科技領域,對臨床Ⅲ期數據積極或即將進入商業化的研發項目、具備技術轉化價值的優質人才、龍頭企業并購重組等給予重點支持,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以“全球視野 本土智慧”重構產業格局,“雙向賦能”不僅帶來技術的迭代加速,更推動南京從“中國制造”向“全球創新策源地”躍遷。目前,南京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已突破2000億元,南京生物醫藥谷的綜合競爭力位居全國第八,是江蘇省高質量發展集聚示范區,成功落地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生物醫藥分中心,正朝著千億級生命健康產業集群的目標邁進。
來源 | 新江蘇客戶端·中國江蘇網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