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記者從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2019至2021年間,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工作人員和國內相關機構專家,在對西南喀斯特地區進行野生植物種質資源調查時,發現植物新種5個和中國新記錄種1個,該成果于2022年上半年先后發表于多家植物分類學期刊。
新物種資源已保存于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此次發現的5個植物新種包括征鎰石蝴蝶、絳珠石蝴蝶、管花石蘿藦、麻栗坡石蘿藦、睫毛度量草等,1個中國新記錄種為紫斑蛛毛苣苔。目前,這些新物種的資源已通過不同方法,保存于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國家重要野生植物種質資源庫”等項目的支持。
5個植物新種中,征鎰石蝴蝶在云南峨山縣發現,絳珠石蝴蝶在云南省金平縣發現,征鎰石蝴蝶因其盾狀的葉片基部而常被誤認為藍石蝴蝶,但可通過幾個顯著特征加以區分。絳珠石蝴蝶與印緬石蝴蝶最相似,但又有明顯區別。
值得注意的是,絳珠石蝴蝶最早引起專家的關注是通過某電商平臺,后經過原產地調查采集,確認為一個尚未被描述過的新物種。征鎰石蝴蝶被報道為新種以前,也被當做同屬的另一物種,在網絡平臺上進行銷售。
中國新記錄種紫斑蛛毛苣苔
在云南多地分布
此次發現的中國新記錄種為中國苦苣苔科新記錄種——紫斑蛛毛苣苔,在發表時曾被認為是泰國的特有種,但2018至2020年在中緬邊境石灰巖地區進行野生植物種質資源調查時,發現在云南省臨滄市的鎮康縣、滄源縣和耿馬縣也有分布。該種形態上與千花蛛毛苣苔、白花蛛毛苣苔和髯絲蛛毛苣苔相近,但其具披針形至卵形葉片、花冠外部具腺狀柔毛且內部基部具紫色斑點,可與其他三種相區別。
隨著該種的發現,蛛毛苣苔屬在中國的分布已達37種,主要分布在中國的南部和西南部地區,且大部分為中國喀斯特地區特有種類。未來,加強我國喀斯特地區植物資源的調查和研究,將對我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和種質資源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新聞助讀>>>
中國西南地區
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積最大
喀斯特一詞源于斯洛文尼亞伊斯特拉半島的喀斯特高原,意思是巖石裸露的地方,是可溶巖石地區、巖石溶蝕或沉積的地貌現象。大量的碳酸鹽巖、硫酸鹽巖和鹵化鹽巖在流水的溶蝕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種奇特的石芽、石林、峰林、天坑、溶洞和地下河等景觀。
中國是世界上喀斯特分布最廣、類型最全的國家之一,其中以西南地區的廣西、貴州和云南等省的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積最大、最為典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
喀斯特地區特殊的地質地貌形成了多樣的小生境,蘊育著豐富的植物多樣性,隨著近年來對該地區植物資源調查的不斷深入,已有大量新物種被發現和報道。同時,喀斯特地區也異常脆弱,植被一旦遭到破壞就很難再恢復,有的物種甚至尚未被發現和描述前,就已經遭到了嚴重的干擾和破壞。
都市時報全媒體記者:張小燕 實習生:申林
責編:畢群
編審:楊艷
【來源:掌上春城】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