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作為地球上最寶貴的自然資源之一,孕育著無數生命。近年來,隨著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廢棄漁網對海洋生態造成了嚴重威脅。據相關數據顯示,全球海洋垃圾中有46%來自廢棄漁網,每年約有10萬只海洋動物因廢棄漁網受傷或死亡。這些被遺棄的漁網在海洋中漂浮,如同無形的殺手,持續破壞著海洋生態平衡。青島西海岸新區,作為重要的漁業產區,也面臨著同樣的挑戰。
為應對這一問題,自2023年12月始,青島西海岸新區藍灣生態環境公益服務中心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全球環境基金小額贈款計劃(GEF SGP)支持下,啟動了扇貝筏式養殖廢棄漁網回收項目,致力于解決廢棄漁網問題,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項目啟動以來,各項工作穩步推進。2024年3月,項目團隊成立了基線調研小組,深入西海岸新區的10個扇貝養殖漁村社區,開展實地調查和數據統計工作。通過問卷調查和面對面訪談,收集了57人次的漁民反饋,其中9名為女性漁民,并完成漁網回收現狀基線報告和漁民意識調研報告。調研結果顯示,漁民對廢棄漁網回收的認知程度較低,但參與意愿較高。此外,團隊還采集了不同類型的廢棄漁網樣本,并進行材質檢測分析,為后續的回收處理技術選擇提供了數據依據。
在回收站試點建設方面,項目團隊于2024年在港口、碼頭等地建立了3個漁網集中回收站,設置了專門回收破損或廢棄漁網的設施。截至目前,已成功回收漁網約9噸。同時,團隊制定了回收激勵機制,為漁民提供合理的回收補貼,有效提高了漁民的參與度。此外,項目團隊還與多家循環經濟企業進行溝通,推動廢棄漁網的資源化利用,實現漁網回收閉環。
在公眾教育和意識提升方面,項目團隊推出了廢棄漁網相關的科普系列推文和視頻,普及廢棄漁具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團隊針對中小學生開展了保護生物多樣性趣味科普活動,呼吁小朋友樹立保護環境、保護海洋的意識。此外,團隊還組織志愿者進行廢棄漁網回收培訓活動,鼓勵社區成員成為長期回收工作人員。團隊聯合中小學、社區及志愿者,以“網·重生”為主題,利用廢棄漁網制作藝術品,并計劃開展藝術節。同時,項目團隊就目前回收情況與漁民參與者多次溝通,評估廢棄漁網回收機制。
下一步,項目團隊將繼續推進各項工作,與多個循環經濟企業討論制定回收政策,確定回收再生產品,并根據政策法規,分析與扇貝廢棄漁網治理項目的關聯,提出廢棄漁網的治理建議。通過建立廢棄漁網回收體系,提高漁民的環保意識和參與度,促進廢棄漁網的資源化利用,為海洋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