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胡璐
3月21日是國際森林日。今年的主題是森林與可持續生產和消費,呼吁人們保護森林,提升資源利用率、減緩環境退化以及采用更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面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的危機和挑戰,人類是命運共同體。植樹造林,不僅美化環境,也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使命。
森林是陸地上最大的儲碳庫和吸碳器,關系到氣候變化。森林植被通過光合作用可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發揮巨大的碳匯功能,并具有碳匯量大、成本低、生態附加值高等特點。
為應對氣候變化,我國此前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等目標承諾。到2030年,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是其中重要保障措施。
多年來,我國深入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來自國家林草局的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累計完成造林9.6億畝。森林覆蓋率提高2.68個百分點,達23.04%;森林蓄積量凈增38.39億立方米,達175.6億立方米;森林植被總碳儲量凈增13.75億噸,達92億噸。
在全球森林資源持續減少的背景下,我國森林面積和蓄積量持續雙增長,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
重數量,也重質量。近年來,各地積極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年均完成森林撫育1.24億畝,森林生態系統質量、穩定性和碳匯能力穩步提高。
“高質量推進植樹造林、綠化國土,守護好森林和草原,就是在為生態碳匯能力做‘加法’,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貢獻。”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教授張明祥說。
雖然近年來我國國土綠化成效顯著,但也要看到,我國仍然是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生態產品短缺的國家,國土綠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存在,與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未來將如何推進國土綠化,繼續提升生態碳匯能力?國家林草局有關負責人說,將通過五方面舉措實現這一目標:
——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開展全民義務植樹,建設國家儲備林,通過多種形式增綠增匯。今年全國計劃植樹種草9606萬畝,其中造林5006萬畝。
——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推行以增強碳匯能力為目的的森林經營模式。加強中幼林撫育和退化林修復,加大人工林改造力度,倡導多功能森林經營,持續提高森林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全面保護森林、草原、泥炭濕地及沙區植被,加強森林草原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嚴厲打擊破壞林草資源的違法行為,減少毀林毀草和土地沙化等造成的碳排放。
——開展能源林培育改造,加強科技攻關,扶持龍頭企業,推進林業生物質能源發展。定向培育利用優質木竹資源,提升木竹材料質量和穩定性,拓展木竹在建筑領域的應用。
——完善林草碳匯計量監測體系,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探索建立林草碳匯自愿減排交易制度,加快推進林草碳匯交易。(完)
【來源:新華社】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我也說兩句 |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