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學,這個在21世紀剛剛嶄露頭角的生物科學分支,在醫藥、能源、材料、化工、農業等領域具有極其廣闊應用前景,被譽為“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
作為一項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合成生物已成為一條新的“黃金賽道”,是影響人類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據波士頓咨詢預計,到本世紀末,合成生物將廣泛應用在占全球產出1/3以上的制造業,創造30萬億美元的價值。而CBInsights分析數據顯示,2025年中國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有望突破70億美元。
“合成生物是人類面向未來的顛覆性技術,是實現綠色制造、雙碳目標的底層支撐。”日前,在以“合成生物大進擊”為主題的《滬市匯·硬科硬客》首期節目中,華熙生物董事長兼總裁趙燕指出,過去需要通過動物提取、植物提取、化學合成的各種物質,現在都可以通過合成生物細胞工廠來生產獲得。比如過去動物提取的透明質酸、膠原蛋白,植物提取的麥角硫因、紅景天苷,不具備提取可能的人乳寡糖等等,現在都可以用合成生物細胞工廠生產。
趙燕表示:“合成生物的底層技術可以總結成三個字——讀、寫、改。‘讀’就是基因測序技術,讀取生命的信息,‘寫’是基因合成技術,‘改’即基因編輯技術,這三大底層技術的進步,奠定了合成生物學快速發展的基礎。”趙燕預測,未來人類的衣食住行醫用,80%的物質可以通過細胞工廠來生產,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對環境更友好。
值得關注的是,以合成生物學為核心的生物制造,正在成為新一輪大國博弈的焦點,中國的合成生物學在全球已經處于相對靠前的有利位置。
對此,趙燕表示:“中國企業的優勢在于擁有龐大的市場和完備的供應鏈,且多年深耕發酵領域,具備領先的發酵技術和中試能力,是各種氨基酸、維生素、醫用原料等生物材料的最大生產國。只要在政策上出臺可落地、可執行的實施細則方案,就能夠在合成生物制造領域大有可為。”
對于掌握微生物發酵技術的企業更適合做合成生物的觀點,趙燕則認為,合成生物最終都是通過細胞工廠,通過發酵進行生產,只不過菌種和工藝不一樣。她表示,具備發酵技術儲備及發酵能力的公司,在合成生物賽道上,可能比其他的新進入的這些公司更有優勢。美國之所以合成生物遇到一些瓶頸,就是因為在微生物發酵這一塊技術相對缺失。
此外,趙燕也認為,目前社會對合成生物的認識還沒有跟上。“甚至投資者也沒有多少能夠真正理解這種綠色制造方式。合成生物學常被歸類于化學化工領域,進而覺得健康性缺乏保障。”趙燕如是表示。
合成生物飛速發展已然成為一條“黃金賽道”,隨之而來是大量“熱錢”和玩家的涌入。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至今,合成生物領域有超百家國內外企業完成了新的融資。而目前全球從事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公司已多達500余家,行業呈現出百舸爭流的局面。
而這些合成生物制造企業在ESG浪潮中也凸顯出獨特優勢。專家表示,合成生物產業在推動低碳經濟發展中越來越顯示出其獨特的優勢和廣闊的發展前景,面對節能減排和低碳經濟的發展趨勢,也將獲得更多發展機會。提高企業自身的ESG水平,是綠色發展的必然要求。
“要成為一家全球化企業進軍國際市場,就必須要按照國際標準來建立自己的ESG管理體系。”趙燕舉例,比如在公司治理方面,華熙生物設有ESG委員會,由外部獨立董事來擔任;并設有一級部門ESG管理中心,此外還成立了28個ESG戰略小組,將ESG理念全面融入公司戰略和日常運營中。
來源:咸寧網 編輯: editor018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