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太陽再次直射到赤道,陽光不偏不倚地將光平分給南北半球。一個在宇宙的視野中重復了無數次、再普通不過的日子,卻被地球上的我們賦予了特殊的含義——春分。
春分在古時又被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是春耕春種的重要時節,而像豎蛋、春祭、吃春菜等習俗也流傳至今。
這些,似乎都在提醒我們:再忙也要聽聽自然的聲音。
在手機屏幕占據視線的今天,大自然依然是免費的“生命課堂”——尤其是那些不會說話的野生動物老師們,正用它們的故事教會我們這些道理:
第一課:沒有誰比誰更高貴
森林之王老虎,威風凜凜卻維護著整片森林的生態平衡;
小小的螞蟻,能舉起自身體重50倍的重物。
自然說:每個生命都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就像春分的陽光平等照耀萬物。
圖片:Michael Vickers
第二課:合作與共生的友情
犀牛的背脊為牛椋鳥提供自助食堂,牛椋鳥的尖叫則為犀牛拉響警報。
蜜蜂采走花蜜,卻幫整片花田完成授粉。
自然說:真正的生存智慧,是讓每一次合作都變成生命的接力棒。
圖片:Daryl and Sharna Balfour
第三課:柔軟比強硬更強大
穿山甲遇到危險會蜷成球,用鎧甲保護自己——它們從不用蠻力對抗;
被踩彎的小草總在雨后重新挺直,紅樹林用柔韌的根系抵擋臺風。
自然說:學會與困境共存,比戰勝它更需要勇氣。
圖片:黃一峰
第四課:愛沒有物種邊界
象群中的母象會輪流照看族群里的幼崽,哪怕它們不是“媽媽”;
紅隼爸爸和媽媽,會輪流孵蛋、捕食、喂養幼崽。
自然說:情感是生命的本能,人類不是唯一會愛的生物。
圖片:IFAW
這個春分,不妨暫時放下手機:
看看窗外新芽如何在水泥縫里生長,
聽聽鳥兒們在窗外的樹枝上爭吵又和好。
當我們學會用平等的目光注視身邊的“野”鄰居,那些“普通”的野花、野草、小動物,都會成為照亮生活的光。
【今日互動】
你曾從動物身上學到過什么?留言區分享你做大自然的“野”朋友的故事吧!
最受歡迎的3個評論,將獲得“野”朋友春天紀念品一份!(截至3月27日)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