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春山含笑,鳥鳴啁啾。在第44屆愛鳥周之際,長青自然保護區邀您共賞《漢江濕地的鳥兒們》,以身邊的飛羽之光,窺見生物多樣性之美。今年,我省的宣傳主題為“加強鳥類資源保護,推進美麗陜西建設”,愿你我攜手,化作托起羽翼的微風,與鳥兒同享這片藍天碧水。
漢江又稱漢水,是長江的最大支流,發源于陜西省西南部秦嶺與米倉山之間的寧強縣嶓冢山。溫和濕潤的氣候、充沛的降雨量,為漢江濕地帶來了勃勃生機,越來越多的鳥兒棲居其間,彰顯了濕地之美與生命的活力。
漢江濕地上空輕盈飛翔的精靈——紅嘴鷗
每年的初冬時節,遠自西伯利亞的紅嘴鷗們便開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南遷之旅。伴隨著凜冽的寒風,它們一路向南,飛抵位于秦嶺南坡的漢中盆地,在這里度過整個冬天。
微波蕩漾的江面上,成群結隊、自由飛翔、高聲鳴唱的紅嘴鷗,讓寧靜的漢江在冬日里煥發出別樣的生機。漫步在漢江岸邊的游人被這熱鬧的場面吸引,紛紛停下腳步,揮舞著雙手,熱情地迎接這來自遠方的朋友。
自2008年冬季起,紅嘴鷗已經連續17年飛抵漢中天漢濕地越冬。波光粼粼的江面上,這些可愛的鳥兒時而在空中盤旋,時而在水面上輕盈地掠過,它們的鳴唱和游人的歡笑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幅和諧的自然畫卷,而游客們則興奮地拿出手機或相機,記錄下這難得的瞬間。
漢江湑水河中游弋的“活化石”——中華秋沙鴨
中華秋沙鴨是一種古老的鴨子,是第三紀冰川期后遺留下來的物種,已在地球上生存了1000多萬年,被稱為“水中活化石”。因其數量極其稀少,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
在漢江濕地,我曾多次見到過它的近親——普通秋沙鴨,每次遇見都幻想著“什么時候把這個‘普通’換成‘中華’就好了”,這更加深了我想要遇見中華秋沙鴨的念想。直到2022年12月30日,對于我來說,這是極為幸運的一天。在漢江支流湑水河中,我終于如愿見到了心心念念的中華秋沙鴨,一共6只,2雄4雌。
雖然普通秋沙鴨和中華秋沙鴨同屬鴨科秋沙鴨屬,但不同的是,中華秋沙鴨雌雄均具飄逸的長冠羽,脅部祥云一般的魚鱗狀斑紋更是賦予了它獨特的高貴氣質,令人嘖嘖稱奇。
在食性的選擇上,秋沙鴨屬鳥類有別于大多數其它鴨類,它們擅長捕魚,不像大部分鴨子以素食為主。秋沙鴨的喙扁長而尖,上下喙兩側還長有鋒利的鋸齒狀牙齒,密密麻麻地排列著,即便是泥鰍、黃鱔等體表黏滑的魚類,在它們面前也在劫難逃。
中華秋沙鴨喜歡棲息于緩流的河灣與奔騰的急流相互交替形成的忽寬忽窄的水流中,而且要求河流水質必須非常清澈,通常水上需有露出的石頭或沙灘供其休憩。
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陜南漢江流域正逐漸成為中華秋沙鴨重要的越冬地。截至目前,漢中的西鄉、佛坪、洋縣、城固等地均記錄到中華秋沙鴨越冬的身影。
濕地蘆葦叢中的小精靈——棕扇尾鶯
每到秋冬季節,漢江濕地邊的蘆葦叢便會褪去夏天的綠色外衣,變成一片金色的海洋。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中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小生命。
在一個明媚的秋日清晨,我在漢江邊一片開闊的蘆葦地邊緣散步。突然,一陣清脆而急促的鳥鳴聲吸引了我的注意。
我停下腳步,仔細聆聽,聲音來自不遠處的蘆葦叢。我緩緩靠近,發現蘆葦叢中有幾只小巧的鳥兒正在枝葉間跳躍。過了一會,一只鳥兒突然躍上枝頭,大聲地開始鳴唱,給了我一次絕佳的觀察機會。只見它的體型纖細,身長僅10厘米左右,羽色以棕色為主,背部有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紋。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那長長的尾巴,展開時像一把小小的扇子,隨動作輕輕擺動。綜合這些特征可以判斷它是扇尾鶯屬的小型鳴禽——棕扇尾鶯。
我靜靜地觀察了幾分鐘,直到它消失在蘆葦叢深處。
濕地淺灘處的東方寶石——朱鹮
朱鹮是一種極為珍稀而美麗的鳥類,體態高貴優雅,體羽白里透紅,宛如美玉。飛行時展開粉紅色的雙翅,如紅霞飛舞,素有“東方寶石”“吉祥之鳥”等美稱。
朱鹮歷史上曾廣泛分布于東亞地區,包括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然而,由于棲息地喪失、環境變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朱鹮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直到1981年,全球僅存的7只野生朱鹮,被發現于陜西省洋縣姚家溝的山林中。
經過四十多年的精心保護和恢復,朱鹮的種群數量從剛開始發現時的7只達到了現在全球的萬余只;同時,朱鹮野生種群的棲息地范圍也從剛開始時的不足5平方公里達到了現在的1.6萬平方公里。
在漢中十余年的觀鳥經歷,也讓我對朱鹮保護取得的巨大成效有著更深的感觸和認識。十多年前,想要一睹東方寶石的真容,最好的去處便是洋縣華陽鎮。那時候的我才剛剛踏足觀鳥的道路,經常在華陽遇到來自全國各地、五湖四海的鳥友來欣賞和拍攝朱鹮。而今,到華陽專門來尋找和拍攝朱鹮的鳥友越來越少了,原因自然是得益于自然保護的成效,讓朱鹮的種群數量和棲息地面積實現了“雙增長”。
今天,地處漢中城區段的天漢濕地公園,即便是來此休閑散步的普通人,也能輕而易舉地欣賞到國寶朱鹮的英美身姿。“快看,那邊飛的是一只朱鹮”,游人手指著天空中飛翔的大鳥興奮地對同伴說道。如今,這樣的情景幾乎每天都在天漢濕地公園上演著,是名副其實的市民“幸福園”。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作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它為全球近20%的生物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對于這些鳥兒們而言,濕地就是它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因而,保護城市周邊的濕地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身邊這些美麗可愛的“精靈”!
供稿:周勇
供圖:周勇
編輯:師杜娟
審核:郭明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