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3個節氣,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為秋季的起點。進入秋季,意味著降雨、風暴、濕度等趨于下降或減少,處于一年中的轉折點。雖然立秋并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初秋期間天氣仍然很熱,但是天氣從此逐漸開始轉涼。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
鴛鴦戲水。李劍志 攝
清朝詩人戈渡在《立秋后三日雨后湖上》詩中寫道:“荷渚依蘭槳,鴛鴦野夢清。霞光薰晚渡,塔影壓秋城。”描述了作者在初秋美景之中感傷離別的情景。
2019年6月,在益陽首次監測到鴛鴦亞成體(動物幼體經過變態后外形與成體完全相同但性腺尚未成熟的發育階段)。李劍志 攝
鴛鴦,游禽,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稱為中國“官鴨”。體長38厘米至45厘米,體重430克至590克。雌雄異色,雄鳥外表極為艷麗,色彩豐富,令人見之難忘。它們有醒目的白色眉紋,頸部金色羽毛,背部長羽以及可直立的獨特炫耀性“帆狀飾羽”。飾羽是耀眼的橘紅色,這是鴛鴦的一個顯著特征。鴛鴦雌鳥與雄鳥相比,暗淡許多,頭和整個上體灰褐色。雖然雄鳥與雌鳥都有一條白色眉紋,但雌鳥的窄許多。它們冬季多棲息于開闊湖泊、江河和沼澤地帶。雜食性,以青草、草葉、草根、草子、苔蘚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石蠅、螽斯、蝗蟲、蚊子、甲蟲、蜘蛛等。
鴛鴦出雙入對。龔軍 攝
在樹洞里營巢的鴨。鴛鴦是中型的樹棲游禽,它們白天在溪流水面活動覓食,夜間飛到林間樹枝上休息。到繁殖季節,水岸邊高大的柳樹和楊樹的天然樹洞就成為了鴛鴦們的最愛。它們對樹洞的要求頗高,距地高度一般在10米至18米;洞不宜太淺,也不宜太深,50厘米左右最佳;洞口不能朝上,容易有積水;還要選擇透水性好的樹洞。找到樹洞后,鴛鴦就可以交配生產,一般一窩可以生下10個蛋,持續生產13天左右,28天左右孵蛋。出生后不久,鴛鴦“媽媽”就會帶著小鴛鴦從高高的樹洞上跳入水中,開始覓食。
優雅悠游。龔軍 攝
鴛鴦的愛情跟我們想的不太一樣。因為鴛鴦就被觀察到成雙成對地出現,自古以來人們賦予鴛鴦愛情與忠貞的象征。古詩《詩·小雅》中有《鴛鴦》:“鴛鴦于飛,畢之羅之。鴛鴦在梁,戢其左翼。”描繪了鴛鴦雙飛、雙臥的美好畫面。唐朝詩人盧照鄰在《長安古意》中寫道:“得成比目何辭死,愿做鴛鴦不羨仙。”更是把鴛鴦對愛情的忠貞描寫到了至美的境界。可事實上,鴛鴦并不是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它們只是在繁殖期成對出現,且幾乎每年都會更換伴侶。雖然現實與人們的期望相去甚遠,但這種對忠貞愛情的期望已成為一種象征性的文化符號。
鴛鴦起飛。龔軍 攝
策劃:楊軍 趙永貴 文案:龔軍 劉芬
圖片提供:益陽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