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天臺縣鄉村,隨處可見一個個小水塘、一條條小溝渠、一片片小綠地,或魚游水底,或蜂飛蝶舞。
近年來,天臺縣在切實抓好始豐溪國家濕地公園等“大濕地”保護利用的同時,全面加強“小而精、特而美”的小微濕地保護修復,提升小微濕地生態價值。
“小微濕地看上去是一個個分散的‘點’,但串‘點’成‘線’、連‘線’成‘面’,實際上就是區域濕地。我們把小微濕地納入整體,盡可能完善其食物鏈、生態鏈,打造開窗可見的小景觀、開門可見的‘小綠腎’,從而成為兼具野趣和煙火氣的小生態?!碧炫_縣委常委、副縣長何定宇說。
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容易導致水質腐敗變臭。在三州鄉牌門村,村民們主動收集水塘里的浮萍。2024年夏天持續高溫,浮萍生長極為迅速,一旦覆蓋水面,就會導致池塘水體溶氧量降低,魚類缺氧死亡。村民們就地取材,利用當地盛產的毛竹,把池塘中央的浮萍“驅趕”到岸邊,用網兜打撈,再運走集中處理。
經過長期宣傳引導,保護生態、保護濕地已成為村民共識。平橋鎮下秧田村、三合鎮朗樹前村等,也自發清理池塘水草,重現一池清水映明月的美景。
當地田間溝渠分布廣、數量多,天臺縣用搭建生物鏈的方法重建生態渠,走出了一條農業生產與小微濕地保護共生共榮的新路。
“這才是真正的水溝,長得了水草,養得了魚蝦。”天臺縣平橋鎮茅垟村村支書姚日清站在新建的水溝邊上說。
新水溝的全稱是“農田氮磷生態攔截溝渠系統”。一改過去常見的“U”型槽、“三面光”溝渠模式,新水溝著力恢復農田灌溉溝渠的自然生態環境,并增強凈化功能。新建的生態溝渠,充滿“科技味”,長滿水草,每間隔一定距離設立生態凈化塘,布置了生態浮床,種植矮生美人蕉、旱傘草、鳶尾等綠色防控植物,既凈化水中懸浮態和溶解態污染物,又吸附水中氮磷元素,降低有機物營養鹽分和重金屬污染濃度。生態浮床旁邊還建起生態攔水壩,鋪設火山石,既物理攔截,又具有吸附作用。溝渠兩岸種植常青藤,美觀又凈化環境。
小水溝重現“魚游水底,往來翕忽”的美景。
在街頭鎮后岸、埠頭和平橋鎮屯橋、西安等村,污水處理場邊,都有一片依靠生物實現水體凈化的尾水處理濕地,種植了矮生美人蕉、菖蒲等水生植物,搭建起浮葉植物塘、垂直潛流濕地等多個生態組團,讓尾水在此再經歷一遍生態凈化,大幅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提升溶解氧量。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各村配建亭臺樓閣,小橋流水、魚游淺底,成了村民休閑娛樂好去處。(趙希元 楊國球)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