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常態化防控,本就意味著科學靈活防控,在嚴格防疫的前提下,有些限制性措施該調則調。
疫情防控已進入常態化階段,可此前有些因為疫情而封閉的大門依舊封著,給不少居民日常生活帶來了麻煩。
據報道,在北京部分小區,雖然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可有的小區、公園、寫字樓被封著的門仍然緊閉。拿部分小區來說,有的小區圍擋封門,居民只能挖個小洞收發快遞;有的多個入口都是“鐵將軍把門”,民眾出行很不便——明明一墻之隔是地鐵,卻要多繞一大圈;有的是鐵絲網擋住大門,人臉識別仍封閉,居民去菜市場、公交站都得繞……
都說防疫措施要“隨疫應變”,小區、公園、寫字樓的門或進出口封鎖還是打開,也該因時而變。
從一些小區的情況看,門鎖的鎖、出口封的封,給居民取快遞、買菜、上班等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在有的小區對進入者幾無檢查,或已經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的情況下,這些措施其實已經用處不大。就算從防疫的角度講,只留個小洞或逼仄區域讓居民收發快遞,反而容易造成人群聚集,也不利于疫情防控。
打開一些小區、公園、寫字樓的大門,并不是說要完全松下弦來,置疫情防控于不顧。在國外疫情依舊在蔓延、國內疫情警報仍未完全解除,“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仍存在的背景下,還不能敞開防疫之網的“網眼”。
故而,小區等人流進出密集的地點場所出入管理問題,還得置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背景下統籌考量,尤其是作為防疫網格末端的小區和寫字樓等,依舊要擔起應擔之責。
社區小事也是民生大事,在當前形勢下,如何把握好防控疫情與保障民眾生活的平衡,考驗著城市和社區管理者的智慧。而對于城市管理者和社區服務人員來說,也理應因時而變,在社區精細化管理與嚴格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重新審視某些封閉式管理的措施(包括封門)存續的必要性,并適時進行相應調整。
這當然也涉及平衡拿捏的問題:門開,人手不夠,出入管理的成本勢必會增加;門關,方便了小區管理,卻會給居民出行造成不便。這看起來是個兩難抉擇,但在價值序列上,對民眾生活便利度的考量理應優先于管理上的方便性。
事實上,因疫情封閉的一些門如何更高效地開,并非無解的難題。最近北京就有小區采用了小門定時開放的辦法,在早晚上班高峰階段,把距離地鐵站更近的小門打開;也有地方為了防止出現其他小區居民借道穿行的現象,出行時還需出示出入證和門禁卡。如此一來,社區既不需要增派額外的人手,小區居民出行也更加方便。
當下,隨著全國大中小學全面開學,經濟社會生活的正常化脈絡也清晰可見。在此語境中,城市和社區管理也要更精細——所謂常態化防控,本就意味著科學靈活防控,要與“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復學”同調。拿出“螺螄殼里做道場”的治理功夫和精細化管理力道,防疫和民生兩道題都不難答好。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