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植樹節又到了,但我們卻要介紹一種,盡管在陸地上,還充滿著光禿禿的泥沙,卻不能夠通過種樹來直接保護的環境:海洋與大陸交界的區域,這些沿岸海灘同樣孕育了眾多海洋生物,是許多濱海水鳥的大食堂。
而這樣的區域也一直受到海洋垃圾污染。2018年的一篇研究關注了巴西南部海岸的美洲斑蠣鷸,研究人員在對這種廣泛分布的鷸類尸體的解剖后,在蠣鷸的胃里全都發現了塑料和玻璃。同時不那么顯眼的微塑料污染也被發現流入了海岸,成為了濱鳥保護中的重要的問題。
2022年,一篇來自《環境評論(Environmental Reviews)》的文章再次向人們揭示了海洋塑料污染如何對各種濱鳥產生影響,并對相關鳥類進行了研究。
更多的研究,是找到解決污染問題方法的基礎,今天的鳥類新知欄目,我們就帶大家一覽濱鳥與海洋塑料垃圾的相關研究。
▲美洲斑蠣鷸American Oystercatchers. 攝影師: Jesse Gordon / 奧杜邦(Audubon)攝影大獎獲獎作品
研究警示:塑料會對常見濱鳥產生威脅
巴西海灘上死去的美洲斑蠣鷸身體里裝滿了塑料,這表明污染問題不僅僅出現在遙遠的海洋上。
作者 Erica Cirino
2018年12月21日
原文發布于奧杜邦學會官網
科學家估計,到2050年,99%的遠洋鳥類將會在它們的一生中吃到塑料。從中途島饑餓的信天翁到北太平洋覓食的海雀,這些物種很快成為全球污染危機的受害者代表。
但問題不僅僅局限于海洋:《海洋污染公告(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的一項新研究警告稱,在離人類居住地更近的大陸上,鳥類也正在吃塑料。科學家們對來自巴西南里奧格蘭德海岸的24只美洲斑蠣鷸的胃進行了解剖,發現所有的胃里都有塑料和玻璃。這些發現進一步表明,海洋垃圾是濱鳥保護中的關鍵問題。
該論文的合著者、圣保羅州立大學和巴西Unisinos大學的科學家利安娜·切西尼·羅西(Liana Chesini Rossi)表示,在從海灘上回收的所有鳥類尸體中,蠣鷸身上記錄的人類污染物最多,這可能是由于它們廣泛的分布和覓食習慣所致。這也是她在發表結果時選擇關注這一物種的原因之一。
▲
美洲斑蠣鷸 American Oystercatcher
拉丁文名:Haematopus palliatus
插畫©David Allen Sibley
南里奧格蘭德海岸是美洲斑蠣鷸的主要越冬地,范圍包括從馬薩諸塞州到阿根廷的大西洋和墨西哥灣海岸,以及從下加利福尼亞州到赤道地區的太平洋海岸。羅西和她同樣來自圣保羅州立大學的的同事安吉洛·路易斯·謝勒(Angelo Luís Scherer)和瑪麗亞·維吉尼亞·佩特里(Maria Virginia Petry)從2007年到2015年每年冬天都會調查巴納里奧·平哈爾(Balneário Pinhal)和莫斯塔拉斯(Mostardas)之間一片長75英里的沙地,收集死亡鳥類進行研究。她們記錄到平均每只蠣鷸體內有29片塑料,最多的一只體內有多達140片塑料。
十只蠣鷸身上也有被車輛碾壓的跡象。羅西說,這使得它們的死亡原因很難確定,但不能完全排除塑料制品的不良影響,如造成了中毒或饑餓。她指出,在其它案例中,鳥胃中如果存在塑料包裝,就很少再有其它的食物了。這表明塑料包裝在鳥胃中會阻止正常的食物消化,鳥也會因此停止進食。
海洋保護協會首席科學家喬治·倫納德(George Leonard)表示,一般來說,食用塑料與海鳥死亡率有關,但越來越多的研究正在關注對黑背鷗、灰瓣蹼鷸和歐絨鴨等水鳥的影響。其中許多鳥類,包括美洲斑蠣鷸的腸道中有被稱為“微塑料”的塑料碎片。這些微塑料是一些工業生產的極微小的塑料顆粒,如去角質膏中的顆粒。還有其它一些像塑料瓶子、吸管、衣服和包裝等日常用品,在陽光、海水和波浪作用下也會分解成微塑料。
▲
黑背鷗 Kelp Gul
拉丁文名:Larus dominicanus
插畫©David Allen Sibley
▲
灰瓣蹼鷸 Red Phalarope
拉丁文名:Phalaropus fulicarius
插畫©David Allen Sibley
先前的研究表明,一些海鳥可能會被塑料吸引,因為塑料聞起來像浮游生物。然而,濱鳥可能有不同的動機。在巴西的研究中,所有24只蠣鷸都吞食了與它們通常捕食的獵物顏色相似的微塑料。然而淺色的微塑料在海洋中含量很大,所以這也可能只是巧合。但羅西說,也有可能是這些鳥以為自己在吃貝類。
不管怎樣,海里有很多垃圾,水鳥很有可能會把它們吞下去。由于在陸地和海上亂扔垃圾、非法傾倒和廢物管理不善,平均每年約有800萬噸塑料被卷入海浪中。大部分垃圾會被堆積在稱為“環流”的海浪漩渦中,但微塑料可能會溜走并被沖刷到岸上,從而威脅到另一個不同于海洋的生態系統。
海灘清理可以去除沙灘上的一些塑料,從而防止它們變成更多的微塑料。但正如海洋保護協會的倫納德所說:“防止微塑料的最好方法是首先不要讓它們出現在水中。”這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政府合作和產業創新,雖然如此,我們身為普通人同樣也可以參與。讓我們從拒絕使用和重復使用塑料制品開始,阻止垃圾泛濫,還給鳥兒們一片安全健康的海灘。
濱鳥也會吃塑料:我們知道什么,我們不知道什么,以及我們接下來應該做什么
Shorebirds ingest plastics too: what we know, what we do not know, and what we should do next
▲2022年,一篇來自《環境評論(Environmental Reviews)》的文章再次向人們揭示了海洋塑料污染對濱鳥產生的影響,并對相關鳥類進行了研究。
摘要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們越來越擔心塑料污染對環境的影響。據報道,從微型無脊椎動物到大型海洋哺乳動物,共有914種海洋生物被塑料制品纏繞或是直接吞食了海洋垃圾。濱鳥很可能會接觸和攝入塑料污染物,因為許多物種會遠距離遷徙,并定期聚集在塑料污染程度較高的海岸線、海濱和河口附近。
目前,人們對濱鳥相關的塑料接觸情況、發生頻率(FO)以及潛在影響知之甚少。在這項研究中,我們對全球范圍內濱鳥和塑料污染的相關研究進行了總結和分類。然后,我們量化了物種及其環境的相關特征,以了解塑料污染是如何影響濱鳥的。在16項檢測了塑料攝入情況的研究中,共包含26種濱鳥的1106個樣本,其中53%的個體體內都有塑料污染物。總的來說,蠣鷸科(蠣鷸)的塑料發生頻率最高,其次是反嘴鷸科(反嘴鷸)、丘鷸科(濱鷸、瓣蹼鷸、塍鷸和杓鷸)和鸻科(鸻)。
在跨越海洋(不論遠洋還是沿海地區)遷徙的物種中,吞食塑料的頻率比在大陸區域飛行的物種高得多。在海洋、泥灘或沙灘覓食的物種,其吞食塑料的平均發生率高于在高地或淡水環境中覓食的物種。最后,使用“掃食(sweeping)”模式覓食的物種攝入的塑料含量更高,并且體內的塑料碎片數量遠遠超過所有使用其它覓食方式的物種。
這些結論基于數量有限的物種和樣本,且會由于樣本在分類和地理分布上的原因而存在偏差。本研究根據濱鳥和塑料的相互作用以及濱鳥生態學的綜合知識,提出了一種分級方法,用于判斷濱鳥受到塑料傷害的難易程度。我們還對取樣方法和本研究領域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建議。
▲蠣鷸(與美洲斑蠣鷸不同種)也是中國沿海較為常見的遷徙濱鳥。拍攝:木頭
更多文章
[1] 為什么一些海鳥會吃塑料?它們聞起來像是食物。Why Do Some Seabirds Eat So Much Plastic? It Smells Like Food.
[2] 巴西南部沿海的美洲斑蠣鷸攝入塑料碎片的首次記錄 Chesini L , Rossi, A Luís, et al. First record of debris ingestion by the shorebird American Oystercatcher (Haematopus palliatus) on the Southern coast of Brazil.[J].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2019.
[3] 塑料廢棄物由陸地流入海洋Jambeck J R , Geyer R , Wilcox C , et al. Marine pollution. Plastic waste inputs from land into the ocean[J]. Science, 2015, 347(6223):768-771.
[4] 海洋塑料顆粒污染對于灰瓣蹼鷸的影響Connors P G , Smith K G . Oceanic plastic particle pollution: Suspected effect on fat deposition in red phalaropes[J].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1982, 13(1):18-20.
[5] 烏拉圭海岸的鷗對塑料的攝取情況[, Javier, Lenzi, et al. Plastic ingestion by a generalist seabird on the coast of Uruguay[J].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2016.
[6] 在加拿大大西洋地區越冬的三種沿岸水鳥對塑料和金屬的攝取情況MD English, Robertson G J , Avery-Gomm S , et al. Plastic and metal ingestion in three species of coastal waterfowl wintering in Atlantic Canada[J].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2015, 98(1-2):349-353.
[7] 這種常見的塑料污染對鳥類是一種威脅(注:釣魚線等)This Common Form of Plastic Pollution Is a Menace to Birds.
翻譯:魏蘭君
審校:虹橋黑背&餛飩
編輯:青栗子&雨笑笑笑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