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開展了系列綠色公益項目,號召公眾共同守護地球家園,為應對氣候變化、促進可持續發展注入堅實能量。在第56個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特推出系列公益項目展示,讓每一份低碳生活的堅持,匯聚成修復地球的綠色浪潮。
在全球環保意識日益增強的今天,廢棄物處理已成為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議題。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攜手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百事公司和贈與亞洲基金會,連續4年推進 “百事無廢公眾教育項目”,旨在通過創新教育模式,提升公眾對 “無廢城市” 理念的認知,助力實現 “無廢” 地球夢。
學校是環保教育的重要陣地,校園不僅是知識傳播的場所,更是培養未來環保意識的搖籃。為積極響應“無廢城市”試點建設號召,項目聚焦全國中小學校,通過舉辦講座、工作坊和環保手工品展示等形式,將“無廢城市”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學生們的心中。項目已制定并推廣《無廢校園指標體系》《無廢校園建設指南中小學和幼兒園團體標準》,為“無廢校園”建設提供了科學、規范的指引。在 70 余所試點學校中, 項目通過生動有趣的互動教學,幫助項目試點學校學生們不僅了解了廢棄物的分類、減量、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等專業知識,還激發了他們參與環保行動的熱情。在項目試點學校校園內,隨處可見的環保標語、分類垃圾桶和回收站,都成為“無廢”理念的生動實踐。
為了讓“無廢”理念真正融入師生的日常生活,項目創新性地推出了一系列特色舉措。在杭州市星洲小學,學校設立專門服務“公司”,構建起學校“廢棄”物從回收分類、稱重到換取積分、換購商城商品的完整閉環。同學們通過參與學校定期舉辦的回收活動,不僅養成了良好的環保習慣,還能用積分換取他們心儀的商品,這種新穎的方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
此外,項目還引入了個人碳排放量計算體系。從“衣食住行用”多個維度,為每個人設定碳配額。學校可讓同學通過碳排放計算器計算自己的碳排放,“超量”的同學可向其他“結余”的碳同學購買碳 。這種模擬市場機制的方式,讓同學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自己的行為對環境的影響,自覺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從而推動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眾人的力量是無窮的。為了匯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推動“無廢”事業蓬勃發展,項目倡導成立了“零廢棄環境教育聯盟”。該聯盟依托我國垃圾分類、可循環經濟的政策和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多年環境宣教平臺與資源,成為政府、企業、學者、公眾及社會組織等無廢細胞建設和資源循環利用的溝通、合作和行動平臺。在這里,各方可以共享資源、交流經驗、協同合作,共同推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正向發展,為“無廢社會”建設貢獻力量。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并參與到“無廢社會”的建設中來,項目策劃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開發“無廢”公眾教育 APP,為廣大教師、公眾提供了便捷的學習和交流平臺,讓大家隨時隨地都能了解“無廢”知識,參與“無廢”行動。項目舉辦的全國“無廢”作品征集活動,得到了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和宣傳教育司的高度重視 。活動鼓勵學生們發揮創意,設計并制作出能夠減少垃圾產生或促進垃圾再利用的作品,在全國五個城市開展優秀“無廢”作品展示及“無廢”教育 。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們的課余生活,更讓他們在實踐中深化了對“無廢社會”的理解。此外,項目還在北京兩個社區開展試點創建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現場解答疑問、展示成功案例等方式,向公眾普及“無廢社會”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導大家從日常生活做起,共同推動社會向更加綠色、可持續的方向發展。項目總影響人數超過 100 萬,這一數字背后,是無數人對“無廢”理念的認同和支持,也是項目取得的重要階段性成果。
隨著“無廢社會”建設的不斷深入,項目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項目希望越來越多的公眾加入到“無廢”行動中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遞“無廢”理念,共同為構建美麗、宜居的地球家園貢獻力量!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