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2月25日電 (記者陸成寬)什么決定物種多樣性?這個問題曾被《科學》雜志列入125個最具挑戰性的科學問題。記者25日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來自該所等單位科研人員的最新研究,為解開物種多樣性之謎提供了關鍵線索。通過追溯青藏高原樹線萬年來的變化軌跡,他們發現,古樹線波動塑造了青藏高原特有的物種多樣性格局。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
青藏高原是生物多樣性寶庫,這里生長著大量獨特植物,其中超過三分之一是僅存于高山的特有物種。科學家普遍認為,高原的抬升運動造就了這些獨特植物的起源,而冰河時期的氣候冷暖交替則推動了新物種的誕生和進化。
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汪濤介紹,隨著全球變暖,攀升的森林上線正不斷侵占高山特有物種的生存空間。這引發了一個全新科學問題:除了遠古氣候變遷,森林邊界線的上下移動是否也在歷史長河中影響著高山特有植物的演化?這個前人未曾探索的命題,為理解生物多樣性提供了新視角。
在這項研究中,科研人員結合30米分辨率衛星遙感數據、湖泊沉積物孢粉記錄等資料,構建了氣候驅動的高山樹線變化模型,探究了歷史氣候和樹線變化對高山特有物種多樣性空間格局的影響。
研究發現,青藏高原平均樹線海拔在兩萬年前的冰河鼎盛期退縮到3426米的低谷,到氣候最暖期又攀上4187米的高峰。更驚人的是,高山樹線在冰期與暖期間竟有850米的大幅擺動,直接導致冰河鼎盛期高山特有物種棲息地面積比溫暖期縮小了一半。
研究還發現,環境波動越大的地區,不同群落物種組成差異越小,同質化程度越高?!皠×业沫h境波動激發生存環境過濾機制,對物種進行適應性篩選,使得不同群落物種組成趨同;反之,穩定的環境允許物種產生更高的生存環境專一性,使得不同群落的物種組成趨異?!闭撐牡谝蛔髡咝爝M峰說。
汪濤表示,這項研究對前瞻青藏高原特有物種多樣性的未來變化、制定相應保護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科技日報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