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風險急劇上升。各個國家和地區如何求生存,謀發展,搞競合,爭未來?誰來指南找北?2021年,中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聚焦減貧、糧食安全、抗疫和疫苗、發展籌資、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工業化、數字經濟、互聯互通等八大領域國際合作,是對上述問題提出的“中國答案”。在八大領域內,世界各國智庫各顯神通,仰觀俯察,深思熟慮,出謀劃策。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特開辟全球智點·全球發展倡議卡片專欄,以極簡方式提煉要點,為促進全球發展倡議下各領域國際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同時,也歡迎讀者循例投稿,形成全球智點·全球發展倡議的爆炸式擴散效應。
標簽:#氣候變化/糧食安全/氣候適應型農業
觀點:亞洲大三角洲面臨氣候變化帶來的糧食安全威脅,通過采用農業生產系統分析方法,為三角洲地區制定可持續的氣候適應型農業生產戰略,以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背景:亞洲大三角洲地區正面臨氣候變化帶來的嚴重威脅,進而危及糧食安全。
1.本研究采用農業生產系統分析,以探索更全面的農業發展適應能力方案。該分析包括國家政策審查、氣候風險空間分析、農作物適宜性分析、適應能力與脆弱性評估、成本效益分析和市場評估。
2.湄公河三角洲和恒河三角洲具備強大的農業生產能力,適宜種植水稻以及其他經濟作物,但目前面臨日益嚴峻的氣候風險挑戰。
3.受社會經濟因素影響,湄公河三角洲不同地區的適應能力存在明顯差異。部分地區由于人口識字率高、基礎設施完善、市場準入和貧困率低,適應能力相對較高。而其余大部分地區由于經濟和氣候條件差,被視為脆弱性熱點地區。恒河三角洲在適應能力方面同樣表現出明顯的區域差異,其東部地區脆弱性最高。
4.湄公河三角洲地區,柬埔寨的氣候風險等級較高且適應能力較低,極端天氣更為頻繁,部分省份的經濟、人力和物質資源不足。加之其農產品質量不足,削弱了其與越南和泰國等鄰國在出口中的競爭力。
5.恒河三角洲地區,孟加拉國面臨嚴峻的農業發展挑戰,稻米加工業技術滯后導致供給不足,水產養殖業標準化程度較低,果蔬產業難以滿足國際市場需求。
圖源:Development Asia
內容:通過農業生產系統分析,大三角洲地區采發展潛力較大。
1.作物多樣性能有效提升湄公河三角洲地區收益。采用水稻 西瓜等經濟作物的輪作模式,可使年凈收入較傳統雙季稻或三季稻提高1-2倍。在沿海地區,稻蝦共作模式產生的利潤比單一水稻種植高出近50%,稻菜系統的收益也顯著優于三季稻模式。
2.混合農業系統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區的推廣面臨多重挑戰,包括產業鏈薄弱、技術與物流投資不足、氣候變化加劇的病蟲害風險,以及農業與水產養殖業的水資源競爭等問題。
3.柬埔寨通過推廣水稻-西瓜輪作和稻漁綜合種養等多樣化生產模式,可將每公頃年凈收入提升至單季稻或雙季稻的三倍左右。當前柬埔寨水產養殖業發展不足,以捕撈漁業為主,亟須在技術、養殖管理和產業鏈建設等方面加大投資。
4.作物多樣性能有效提高恒河三角洲農業系統韌性。成本效益分析表明,采用水稻-經濟作物輪作或稻漁綜合種養可顯著提高農戶收入。與傳統單季水稻種植相比,水稻和向日葵等經濟作物共作的種植系統可使年收入提升一倍。同時,發展高附加值的水產養殖和蔬菜種植,其凈收益可比傳統模式高出50%以上。
建議:制定綜合性解決方案,統籌氣候變化影響、社會經濟現實、市場因素、治理結構等要素,以保護三角洲農業生產及其維系的社區。
1.加大能力建設投資,增強地方和國家層面利益攸關方的能力,使其能夠有效實施和管理適應型戰略。
2.建立長期融資渠道,為農民和企業提供資金,使其能夠在沒有短期償還壓力的情況下,進行創新性的氣候適應型農業實踐。
3.探索氣候適應型農業,確保在天氣不確定情況下的糧食安全。
4.改善市場聯系和加工能力,提升市場準入能力,依靠高附加值產品提高收入。
來源:《亞洲大三角洲的氣候韌性:適應規劃的空間分析方法》,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2025年3月17日,https://development.asia/summary/climate-resilience-asias-mega-deltas-spatial-approach-adaptation-planning
來源: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
整理者:李一諾,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碩士研究生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