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札記??218
紫荊再度開花,麻雀雨中覓食
10.24.在經開區關中環線路旁匆匆發現紫荊二度開花。查閱資料,看到揚州、柳州、荷澤、鶴壁、丹江口等多地,之前都有過紫荊二度開花的報道。于是,我在前幾天札記里僅一筆帶過。
不想,10.29.在渭南市區朝陽公園又遇見紫荊二度開花,而且是一樹紫色繁花,嫻靜清麗,而樹干上萌生的一小簇花,更是傲嬌明媚。
我以前一直認為木槿、紫荊花很土氣。去夏在漢中見過林蔭下的木槿花,才覺得自己能夠想象出《詩經》“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句以木槿來贊美的女子有如何姣好雅麗的容顏。而現在遇見紫荊秋花姿韻裊裊,又知道彌漫鄉土氣息的“村姑”花竟然可以如此溫婉,甚至也透出嫵媚。
10.30.雨天,又賞雨中的紫荊秋花,沐雨櫛風,繁花依然,新妝紫濃,也有梨花帶雨的千般風情。
“槿花不見夕,一日一回新”,木槿花朝開暮攏,但每日有新花,花開含蓄綿長。而紫荊花“滿條紅”,花開熱烈奔放,就是在濕冷的雨天,依舊秋花濃妝笑秋雨。
一場秋雨一場寒。
但走著走著,愈發現大自然里的植物都挺倔強,任憑風冷雨寒,卻不肯謝幕休眠。
也愈發現大自然里的飛鳥都很堅強:在我看過蒼鷺、燕鷗、白鷺、黑鸛在雨中飛翔后,這個雨天我又看到最平常的飛鳥灰喜鵲、麻雀、喜鵲也不懼怕風雨,飛翔在冷雨濕霧中。
前不久,我寫《從野鴿子說進化論》時,剛剛讀過屠格涅夫晚年(1879年)寫下的著名抒情散文《鴿子》:暴風雨來臨,各種鳥類都躲藏起來時,一只“像一塊白色手帕或一團雪”一樣的白鴿,從樹林那邊飛來,飛到樹林外面去,找回另一只白鴿。待“傾盆暴雨落下垂直的水柱”,兩只鴿子并翅依偎在屋檐下。
這位熱愛大自然的作家寫道:
“但是麥田的那一邊,不太遠的地方,深藍色的烏云恰似一堆沉重的龐然大物,遮蔽了整整半邊天空。
萬物都已隱蔽起來……萬物都顯得疲憊無力。聽不見一聲鳥鳴,也看不見一個鳥影,甚至連麻雀都躲藏起來了。
這個雨天,我就遇見了雨中覓食、嬉戲的麻雀,它們沒有像晴日里“吱吱喳喳”,很安靜,但我發現了這一小群沒有躲雨的麻雀。
實際上,這位俄國大作家在1878年先寫下《麻雀》:
“風猛烈地搖撼著路旁的白樺樹。我順著林蔭路望去,看見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無可奈何地拍打著小翅膀。它嘴角嫩黃,頭上長著絨毛,分明是剛出生不久,從巢里掉下來的。獵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
突然,一只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它挓挲(zhāshā,張開)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著。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軀掩護著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兒。它準備著一場搏斗,可是因為緊張,它渾身發抖,發出嘶啞的聲音。在它看來,獵狗是個多么龐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
獵狗愣住了,它可能沒料到老麻雀會有這么大的勇氣,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不論鴿子,還是麻雀,作家筆下一直吐露的心聲是——愛使飛鳥更強大!
這個雨天還望到一只孤單的喜鵲,風雨飄搖中,獨自在樹林里跳上跳下,我讀過屠格涅夫后,直覺它應該是勇敢地覓食喂雛,白居易在1200年前已善良地教誨“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而若屠格涅夫看到了,還是會說“只有愛,才維系著生命,并使它充滿活力。”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