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是美麗的,對我們的影響遠超審美價值。自史前時期,我們就與河流的自然景觀特征密不可分,其吸引力也正來源于此。人類依靠河流獲取自然資本、交通渠道、領土疆界、健康軀體和權力,因而得以繁衍千年,這種依賴至今依然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社會。
但全球各地修建大型河流工程項目的熱潮,已經蔓延近百年了。以前人類社會抽取河水等所有河流項目,無論規模上還是水力上,都不能和20世紀以來出現的大型河流項目相比。在美國,興建河流工程的熱潮開始于大蕭條時期。羅斯福新政啟動了一系列由政府資助的大型項目,意在雇傭更多的人,更多地利用科羅拉多河、哥倫比亞河、密蘇里河和田納西河的自然資本,滿足灌溉、能源和發展的需求。當時建成的或是開始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包括胡佛大壩、大古力水壩、佩克堡水壩,以及田納西河谷管理局的大壩系統。
這些美國境內的大型工程,也使得加拿大、前蘇聯、印度和其他地區,在本國政府和世界銀行的支持下,修建了類似的工程。尤其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全球各地都開始興建大型儲水大壩和電力、水源供應設施。如今,新一輪大型河流工程在發展中國家遍地開花,其中很多在規模上已經超過了20世紀的老工程。
大型治河工程所帶來的社會福祉,包括水源供應、電力供應、洪水防止和經濟增長,同時也伴隨著殘酷的代價。代價包括社區的被迫轉移、對漁業和河岸生態系統的危害、通航河道的缺失,以及納稅人所分擔的沉重財政壓力。隨著科學人士和公眾對工程代價的認識愈加深入,在發達國家抵制新治河工程的力量也日漸增長。在歐洲和美國,修建大型水壩的熱潮早已退去,它們現在正著力廢棄并清除陳舊的工程設施,而不再熱衷于修建新的大壩了。
修建大型水庫大壩造成的損失尤其顯著。河流無法暢通,讓整個山谷沉在水底,淹沒城鎮,河流生態系統隨之加劇惡化;受阻難以找到方向的魚類堆積在壩前,無法抵達它們產卵的地點;壩后蓄積的水停滯、變暖,逐漸喪失氧氣;污染物和沉積物被沖入水庫,落入水底,將原本被淹沒了的自然和文化遺跡埋得更深;河流的排水量也受到了限制,排水時間、流量都會由大壩經營者和電力需求的價格在掌控,而下泄失去了沉積物的清水,會削弱河道,沖刷下游的河岸和河漫灘等,河流越來越疾病纏身。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約翰·斯坦貝克,生長于加州的薩利納斯山谷。這里有條卡梅爾河,在1945年發表的小說《罐頭廠街》里,斯坦貝克曾描述過河邊茂密的蕨類植物和淡水龍蝦、在河岸徘徊的野生狐貍和美洲獅。在他生活的年代,卡梅爾河被硬頭鱒簇擁著向前流淌,而硬頭鱒是一種耐力極強的海生虹鱒魚。但自1921年修建了圣克利門蒂大壩后,硬頭鱒再也無法進入卡梅爾河上游了。雖然建有魚梯,因為過于陡峭而無法實現既定功能。后來又有第二座大壩了。過去,每年約有2萬條成年硬頭鱒在卡梅爾河里簇擁洄游,十分壯觀,自大壩建成后者這一數字逐年減少。1997年,硬頭鱒被列入美國《瀕危物種法案》“受威脅”的動物名錄。2015年,在圣克利門蒂水壩存活下來的硬頭鱒,僅剩7條。
在大壩建成前,卡梅爾河承載著一切河流應有的職能,包括向下游輸送沉積物。但有了大壩后河流在水庫區域流速放緩,將沉積物放下,到2008年水庫因堆積沉積物而喪失了90%以上的庫容。它無法再承擔原有的儲水功能,大壩本身也變成了安全隱患。長久以來,漁業生物學家都在公開譴責用大壩阻截河流的做法。于是,大壩持有者加州美國自來水公司沒有選擇重新改造圣克利門蒂大壩,而是決定與加州海岸保護區和國家海洋漁業局合作,策劃以安全的方式移除大壩,將卡梅爾河恢復至自然流淌的狀態。在2015年完成大壩拆除的同一時間,幸存的硬頭鱒馬上占領了整條河道,這一瀕臨滅絕的魚類,又能自由地游向上游,順利產卵。
圣克利門蒂大壩的拆除,反映了美國和歐洲如火如荼的拆除大壩運動。僅2019年,美國就拆除了近1600座大壩,當然比起美國現在約8000座大壩(包括小型工程),拆除的比例很小,但拆除的勢頭越演越烈。在中西部、東北部和西海岸的數個州,拆除大壩已經成了一個司空見慣的舉措。加州、俄勒岡州和密歇根州已經拆除了5%以上的大壩,威斯康辛州拆除比例超過10%。加州甚至還在進行一個更為宏大的計劃,以便能夠拆除克拉馬斯河上四座高大的水利大壩,并得到了大壩持有者太平洋電力公司的支持。
拆除大壩大多是出自經濟上的考量,而非環境后果,但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和實踐表明,拆除大壩有利于河流修復,這助推了拆除大壩的趨勢。如果能合理地處理沉積物,拆除大壩在短期內就不會產生那么多新的環境危害。雖然現在被拆除的大壩,幾乎規模都是偏小的,大部分高度在10米以下,但隨著工程師和科學家對技術越來越有信心,這一現象也會改變。2014年,兩座非常高的大壩在華盛頓州的艾爾瓦河被拆除了,過去的幾十年里它們一直阻礙著奇努克三文魚的通行,拆除后艾爾瓦河重新暢通,河流快速修復原貌,在拆除后的幾天內,奇努克三文魚就開始向上游去,一直游向奧林匹克國家公園和它們原來的產卵地。
拆除老舊大壩的熱潮也在西歐蔓延,至少有5000座小型水壩已經在法國、瑞典、芬蘭、西班牙、英國境內被拆除,更為大型的水利工程也被列為拆除目標。2018年,一座橫跨西班牙韋夫拉河、22米高的大壩被拆除,以恢復該水域中狐鰹魚、水獺、黑鸛的數量。法國目前也正準備拆除兩座位于諾曼底塞納河上的大壩,以及萊茵河上與德國相鄰的弗山里格昂大壩。
“歐洲大壩移除”是個非政府組織聯盟,成員包括歐洲河流網絡、世界魚類洄游基金會、河流信托、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歐洲再野生組織。該聯盟已經選出了在未來幾年可以拆除的數千座大壩。這一環保趨勢令人振奮,它的出現與經濟條件、責任問題,以及一項名為《水框架指令》的歐洲法案密不可分。該法案要求歐洲河流水系在2027年實現“優良的生態狀態”和“優良的化學環境”。
富裕的發達國家曾經在20世紀早期和中期,于河流上瘋狂建大壩,如今開始逐步拆除了。與此同時,發展中經濟體還在建造或計劃建造上千座新的大壩。100年后,它們也將面臨工程老化、水庫被沉積物塞滿以及漁業衰敗等問題。在河流上修建大壩能獲得許多短期的經濟和社會收益,但伴隨收益而來的是長期的代價。
摘編自《河流是部文明史》,作者:【美】勞倫斯·C.史密斯,翻譯:周煒樂,中信出版社2022年出版,標題為編者所加。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