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官方網站消息,8月21日,海關總署發布了《關于防止猴痘疫情傳入我國的公告》。公告提到,來自猴痘疫情發生國家(地區)的人員,如接觸過猴痘病例或出現發熱、寒戰、頭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肌痛、淋巴結腫大、面部和身體大范圍皮疹等癥狀,入境時應主動向海關申報,海關衛生檢疫人員將按規定程序采取醫學措施并開展采樣檢測。來自猴痘疫情發生國家(地區)且有被污染或有被污染可能的航空器、船舶、集裝箱、貨物,應按規定程序接受衛生處理。
自2022年5月以來,猴痘疫情持續在全球多個區域廣泛流行,截至目前,已有113個國家(地區)報告了89000多例猴痘確診病例,包含152例死亡病例。近期,歐洲、美洲和西太平洋區域猴痘疫情呈上升趨勢。
7月,中國內地新增491例
自2022年5月以來,猴痘疫情持續在全球多個區域廣泛流行,截至目前,已有113個國家(地區)報告了89000多例猴痘確診病例,包含152例死亡病例。2022年7月以來,我國海關總署先后發布數次關于防止猴痘疫情傳入我國的公告。
近期,歐洲、美洲和西太平洋區域猴痘疫情呈上升趨勢。為防止猴痘疫情傳入我國,保護出入境人員的健康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及其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規定,8月21日,海關總署發布了《關于防止猴痘疫情傳入我國的公告》。
公告里要求,若有來自猴痘疫情發生國家(地區)的人員,如接觸過猴痘病例或出現發熱、寒戰、頭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肌痛、淋巴結腫大、面部和身體大范圍皮疹等癥狀,入境時應主動向海關申報,海關衛生檢疫人員將按規定程序采取醫學措施并開展采樣檢測。
其次,來自猴痘疫情發生國家(地區)且有被污染或有被污染可能的航空器、船舶、集裝箱、貨物,應按規定程序接受衛生處理。
在此之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于8月9日公布了7月份猴痘疫情監測情況。2023年7月1日至31日,中國內地(不含港澳臺)23省(區、市)新增報告491例猴痘確診病例。
近兩月猴痘確診數增加較多,專家解析三大原因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方網站顯示,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分析,猴痘疫情呈現以下特點:一是病例均為男性,96.3%病例明確為男男性行為人群。二是其他接觸方式傳播風險低。除同性性接觸以外的密切接觸者均未發生感染。三是89.2%病例為主動就診發現,6.5%為密切接觸者追蹤篩查發現,其他為主動報告和主動篩查等發現。四是絕大多數病例臨床表現典型,主要為發熱、皰疹、淋巴結腫大等癥狀,無重癥、死亡病例。
相較于中國疾控預防中心2023年發布的6月猴痘確診病例106例,7月份我國猴痘的感染者數量大幅提高。而對于近兩月來猴痘確診病例數增加較多的原因,專家認為主要是由三方面原因導致的:
一是猴痘疫情在男男性行為人群中隱匿性傳播,80%病例為單個病例,感染來源不清,防控難度大;二是隨著宣傳教育,重點人群主動就診病例增多,除了密接篩查發現外,通過重點人群主動報告、重點人群篩查等也增加了病例發現;三是境外疫情不斷輸入境內,輸入風險仍持續存在。
雖傳播隱匿、境外輸入風險大,但猴痘并非不可預防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種人獸共患病,受隱匿性傳播和境外輸入風險影響較大。猴痘病例不斷增加,我們應當如何預防?
2023年7月,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發布了《猴痘防控方案》,對于猴痘疫情總體要求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精準防控、快速處置”原則, 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措施。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就此發布了健康提示。
關于猴痘的傳染源,猴痘病毒的宿主尚不明確,目前認為非洲嚙齒類(非洲松鼠、樹松鼠、岡比亞袋鼠、睡鼠等)可能為其自然宿主。傳染源包括感染的嚙齒類動物、猴和猿等靈長類動物、患者。病例出現癥狀后至皮疹結痂自然脫落前具有傳染性。病例出現癥狀前4天內可能具有傳染性。
猴痘病毒主要經黏膜和破損皮膚侵入人體,主要通過接觸感染的動物或人的皮膚及黏膜病變滲出物、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及其它體液傳播;也可通過被感染動物咬傷抓傷、接觸被感染的動物或人污染的物品和表面、長時間近距離吸入感染者的飛沫或飛沫核、母嬰傳播等傳播。2022年5月以來的全球疫情主要通過男男性行為傳播。
接種天花疫苗對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護力。未接種過天花疫苗的人群對猴痘病毒普遍易感。2022年5月以來的全球疫情,96%的感染者為青壯年男性(中位年齡34歲),與疫情主要在男男性行為人群中發生有關。
但猴痘并非不能預防。專家建議,避免與疑似猴痘患者進行密切接觸,避免與可疑感染者發生性行為;避免接觸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和材料,例如餐具、杯具、床上用品、毛巾或衣服等;避免在猴痘疫情高發國家與野生動物直接接觸,避免捕捉、宰殺、生食當地動物;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經常清潔和消毒,做好手衛生。另外,也要提高猴痘認知水平和防控意識,做好自我癥狀監測。若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等癥狀,應主動就醫,并告知接診醫生境外旅居史、可疑動物和人員或猴痘病例的接觸史或暴露史,以協助診斷和治療。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