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法、貝塔、德爾塔、奧密克戎……
新冠病毒變異毒株的發現數量和速度,讓希臘字母都快不夠用了...
隨著新一年的到來,許多人都對2022年充滿期待,希望今年會更美好,也希望2022年能夠結束疫情。
終結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已然成為了2022年國際社會一項非常緊迫而重要的任務。
2022年初很多人就預測,新冠疫情即將結束。就連許多專家也開始預測,認為今年疫情可能會結束。
奧密克戎變異株在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傳播蔓延,雖然目前新冠感染人數眾多,但是值得慶幸的是,重癥、死亡病例卻在進一步的降低(有證據表明,“奧密克戎”致病嚴重程度比德爾塔變異株低)。個別專家認為,“奧密克戎”將是人類渡過的最后一個疫情“寒冬”。
這似乎預示著新冠疫情即將出現“拐點”?
世界看到了希望,這波疫情中最糟糕的情況似乎已經過去。
但是,截止目前,大部分國家還未完全脫離疫情的困境。
那怎么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新冠疫情結束”?我們還需要做哪些事?
一、接種新冠疫苗仍是預防新冠肺炎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
在2022年的頭幾周,全球雖然每天報告數百萬例COVID-19確診病例。但這一波疫情發生在全球近60%的人口至少接種了一劑疫苗的時候,因此重癥、死亡率(與未接種疫苗時進行比較)都有所降低。
目前,接種新冠疫苗仍是預防新冠肺炎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
世界衛生組織計劃在2022年年中實現各國至少70%的人口接種疫苗。之前WHO曾提出全世界至少70%的新冠疫苗接種率才能建立相對有效的免疫屏障,形成群體免疫。截止2022年1月24日,全球剛超過60%的人接種過一劑次新冠疫苗,但很多低收入國家只有9.7%的人接受過至少一劑次。那些疫苗接種率低的國家,沒有接種疫苗的人群可能面臨成倍增加的重癥和死亡風險。
因此,面對快速變異的新冠病毒,我們仍然需要努力減少傳播,增加疫苗覆蓋率,才能在全世界范圍內將新冠病毒遏制住,降低重癥和死亡率,讓新冠趨近于流感的可防可控可治療。
可是,僅僅依靠新冠疫苗無法保證全球、甚至一個國家能夠完全擺脫疫情,這還取決于開始接種時國內有多少活躍病例。這跟一個國家的防控措施密切相關。
二、堅持嚴格的防控措施很有必要
2022年初,雖然因為新冠疫苗的接種,重癥和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全球的疫情特別是我國周邊國家的疫情依然波折反復、感染率居高不下,各國的防控措施也不盡相同。
防控的大致方針可以概況為:
對內,限制或禁止群體活動,減少人群聚集風險;
對外,實行邊境控制,采取嚴格的旅行限制措施。
這和我國自2020年5月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后,充分利用大數據追蹤疫情傳播路徑、構建科學和精準的防控體系,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的總方針一致。這說明,嚴格控制人口流動對防范新冠變異株仍然是長期、有效的。
因為每個地區的感染率、變異株、甚至是醫療條件都不一樣,如果想切實保護當地民眾的生活、生產安全,就只能如此。
“原地過年”、“保住綠碼”、“7+7”、“戴口罩”、“七步洗手法”、“宅”、“核酸檢測”……
我們從2019年至今大約也摸準了新冠病毒的“脾氣”,也做好了和新冠病毒長期共存的心理基礎。只有全球人民都配合WHO或各國制定的防控措施的實施,堅持將疫情防控常態化進行到底,才能保住來之不易的階段性成果,才能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才能早日取得這場戰疫的最終勝利,這是我們2022年能戰勝新冠病毒的基礎。
人類只有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才能徹底戰勝這場世紀疫情。
三、“疫苗+治療藥物”將成為新冠病毒防治策略
2020 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盡管新冠疫苗在全球接種加速,其在降低感染者重癥率和死亡率方面功不可沒,但是人類接種疫苗后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依舊存在,因此研發新冠治療藥物仍然非常迫切。目前全球范圍內多款藥物處于臨床開發的各個階段,“疫苗+治療藥物”將成為新冠病毒防控的新策略。
四、全球范圍內的積極心態及輿論配合
2022年,已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第三個年頭,雖然各國科學家和制藥公司已經研發出數種新冠疫苗和新冠治療藥物,但新冠病毒的持續變異使疫情仍處于全球大流行狀態。
疫情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巨大沖擊,聯合國在2021年7月發布《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進展報告》稱,“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所含17項具體目標的實現進程,在不同程度上均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負面影響。新冠疫情對全球旅游業的重創尤為明顯,封禁措施導致2021年全球旅游業損失高達2萬億美元。
世界經濟的復蘇迫在眉睫,面對疫情的不斷演化,我們需要看到一絲希望。
我們普通民眾能做的就是積極配合防控措施,科學認識疾病,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恐慌和焦慮。保持積極的心態,不信謠不傳謠,對明天充滿希望。
2022年也許是最難的一年,也許是新生的開始。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