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徐光帶隊赴海南智漁可持續科技發展研究中心調研環保民間組織能力建設基金環境法律能力建設項目及青山公益自然守護行動資助的“北港島生態趕海促進濱海生態旅游業發展和社區參與海洋保護”項目開展情況。
智漁機構負責人介紹到,智漁自成立以來,一直關注漁業、漁村和漁民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通過跨學科、多元視角、貼近行業一線的研究與實踐,促進各利益相關方對話合作,探索如何從公共治理角度改變竭澤而漁、養殖污染、漁村發展轉型、應對氣候變化等困境。
智漁政策總監介紹到,環境法律能力建設項目的開展使機構逐步構建了法治工作模式和思維,拓寬了政策倡導思路;通過建立持續性的環境法律學習機制和知識庫,提升了機構內部知識的傳遞效率,促進了整體工作人員關于環境法律能力的提升;獲得了政府、基金會、高校和行業的認可,積累了政策倡導資源,特別在養殖尾水治理、捕撈漁業治理和水產違禁藥品治理議題上,成為與行政管理人員交流的解決方案提供者;機構全體成員進一步學習了解氣候變化基礎知識,認識到氣候變化與漁業社區的關系,促進漁業社區的可持續發展。未來,機構將持續通過政策倡導和社區賦能,促進小型漁業生產者合法合規,幫助政府優化政策落地方案,賦能漁業社群骨干或基層組織,從而提升漁業基層治理水平,探索漁業轉型升級模式。
徐光理事長聽取了智漁的介紹后,對智漁在推動當地漁業可持續發展、提升社區參與度、政策倡導等方面的工作表示肯定,同時也介紹了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在環境保護領域開展的相關工作,表示未來雙方可以就應對氣候變化、環境法律等議題進一步交流,為海南的海洋生態環境和沿海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共同努力。
4月16日,徐光理事長一行對“北港島生態趕海促進濱海生態旅游業發展和社區參與海洋保護”項目進行調研。該項目以科學保護北港島海洋環境和海岸帶生態系統以及合理開發利用濱海生態資源為總體目標,開展科學調查和監測摸清生態環境本底情況,動員社區參與生態和生境保護,提升濱海漁業社區成員的生態保護意識與行動,同時培訓社區成員成為生態導覽員并提供生態導覽服務,初步驗證傳統漁民轉型經營生態趕海、觀鳥、觀蟹等濱海生態旅游業的可行性,構建?個社區、政府、科研團隊和社會組織等多元力量共同參與的海洋保護與開發雙贏的“北港模式”。
該項目的實施對北港島的生態環境保護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北港島將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成為濱海生態旅游業發展和社區參與海洋保護的典范。
我也說兩句 |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