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捷克共和國布爾迪地區( Brdy)的八只河貍因修建了幾座水壩而一夜成名。
很多年前士兵們在布爾迪自然保護區的一片濕地邊開了條溝渠,導致濕地水量逐年減少,威脅到了生活在這里的動物們。保護區原本計劃將溝渠堵住,以保住這片珍貴的濕地。可惜政府的辦事效率一言難盡,保護區管理局籌了錢后,又要申請建筑許可,與各管理部門在土地所有權問題上談判周旋,2018年就想做的事,就這么一直拖了下來。
在人類迷失在繁文縟節的程序中時,河貍們已經開始了自己的筑壩行動。等人們反應過來,發現河貍水壩“一夜之間”成功落成,保護區立省3000萬捷克克朗(約910萬人民幣)。
河貍水壩是怎么保護濕地的?
提到水壩,我們更容易想到像三峽大壩這樣的大型建筑工程,其實河貍建造的是另一種經常用于濕地修復的水壩,攔水壩。
我們對濕地的保護認識要比森林還要晚很多,中國古代就有“封山育林”的政策,直到1971年國際上才有第一個針對濕地的保護條約《拉姆薩爾公約》(也叫濕地公約)。很長時間里,濕地對發展中的人類來說,就是占了土地的一汪水泡子。水,哪里都有,把它們排干去種糧食或者搞個建筑似乎更有益處。
隨著氣候變化問題的加速,人們逐漸意識到,原來清潔水源是絕對的稀缺資源,原來濕地在調節氣候、調蓄洪水、保護海岸線等各個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但已經失去的想要再補回來,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那些被排干的濕地,只有一部分還有重新恢復的機會。修建攔水壩讓水重新淹沒濕地是恢復方式之一。這種攔水壩并不是簡單的把水攔起來就行,需要計算水面抬升高度,詳細規劃建筑區域和用材,且需要定期維護,否則過不了多久就會被沖垮。
紀錄片《克拉克森的農場》第三季里,克拉克森想要修好池塘壞掉的小水壩就花費了不少功夫,修復過程中堤壩被沖毀好幾次。修復慢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同樣要履行各種的手續,且主角團們在干活過程中“像真正的英國工人一樣”磨洋工。
河貍顯然就靠譜多了,它們憑借著數百萬年來進化來的優秀本能,挑選的建壩位置比保護區規劃的還要好,建出的濕地既有池塘又有水道,而且面積是保護區計劃的兩倍。河貍水壩修復的濕地,為當地珍稀的的巨石螯蝦、蛙類等很多物種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最重要的是,它們沒有繁瑣的審批手續,干活速度極快,服務還免費。
借用無量仙翁話說,你們哪怕有妖族一半努力…
河貍水壩合理嗎?
河貍天生喜歡在流動的水源處建壩,有了壩的攔截,水位抬高,河貍可以擁有一個更深更大的池塘,能夠阻擋熊、狼等大型捕食者的攻擊。另外河貍喜歡吃的植物在水深和水流速度達到一定時生長得最好,建壩能為河貍提供更豐富的食物。當然河貍不會住在壩里,而是會在池塘里建一個小型島嶼或圓頂“小屋”,它們可以在里面休息和儲存食物。
筑壩是一個大型工程,建筑材料很重要。河貍啃倒樹木,吃掉樹皮,把樹干分成小節帶回河流。粗的樹干可以作為壩的基底,小樹枝交錯疊在上方,然后河貍會潛入到水下,用水中的泥沙,小石塊等將縫隙填滿,一個完美的壩就建成了。
圖片來源:
http://k.sina.com.cn/article_6443570698_18011160a00100m2k3.html
水壩只是這項工程的一小部分。它們同時建設了廣泛的水徑網,以便來回運輸建材和食物。它們還會挖掘更寬的運河,可以直接把啃倒的樹木漂回水壩。這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工程項目,簡直不敢想象施工隊主要靠門牙來操作。
圖片來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3566861896379507&wfr=spider&for=pc
當然施工風險還是存在的,亞利桑那大學對河貍的啃樹行為的研究表明,河貍會控制樹木倒塌的方向,超過70%的大樹會倒向水域。但也有不小的概率,判斷失誤或者技術不佳,會導致施工方損失一員大將。
在這次事件中,河貍的利益和人類的利益基本是一致的,它們也是在之前人類挖出的溝渠基礎上建造的水壩,對生態系統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河貍的工程是為自己服務的,而不是為人類或者整體的生態環境服務的。當利益沖突時,人獸沖突也常有發生,比如捷克的河貍此前就淹沒過附近的田地和鐵道。所以不要指望把人類的工程交給它們,OK?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