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生活的節(jié)奏,無論貧富,無論聰明呆笨,地位高低,有趣無趣,我們此時此地都一樣,都要面對病毒對生命的威脅,不得不呆在家中,斷絕與外人的聯(lián)系。對于有些人來說,在家宅慣了,可以忍受,但對于有些常年在外不停歇的人,在屋里憋一個多月,真的如同受罪。因為他們始終沒有學會一項能力——如何安靜地呆在房間內。無法訪友,無法聚會,無法參加體育活動,他們會禁不住慨嘆,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頭呀?
但面對疫情,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我們自己的那些小消遣小娛樂,還有小欲望小計劃,與生命相比算得了什么呢?看看那些逆風而行的醫(yī)護人員,看看那些半夜里依然在看護房里忙碌的身影,難道他們就不想追求自己的快樂和幸福的團聚,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我們有什么理由不把這場戰(zhàn)疫堅持下去呢?
不出去就不出去吧,別因小失大。這段時間我們正好可以靜下心,想些自己由于平日工作忙而貽誤的事情,比如人生的意義,生死大考帶來的生命啟迪,或者自己的前半生,未來的計劃打算。
想到這,哲學詩畫倒是想總結幾點,也算是這次疫情帶給我的心靈啟迪吧。
1,愛護生靈,與自然和諧共生
以前總覺得人是無所不能的,甚至把上帝或老天都可以替代了,不然為何有些人總是要逆天呢。這種人類的自大狂妄心理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同時也對其他生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傷害和改變。由于不重視,我們總覺得其他動物是低等的,既然低等那就只能被高等生物所統(tǒng)治,甚至被無故殘殺。我們的世界從一定程度上已經認可了弱肉強食的法則,但現(xiàn)在看來,這種想法是非常幼稚和錯誤的。
中國古人提倡天人合一,萬物共生。宇宙萬物是個整體,互相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相依存的關系,作為生態(tài)大鏈條中的一環(huán),缺少了誰都不行。雖然在智力上,人處于頂端,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輕易的奪去其他生物的生命,我們并沒有這個權利。人與動物是平等的,都有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權利,這是無論誰都無法剝奪的。西方提倡天賦人權,突出了人的權利,卻忽視了其他生靈的權利。理學家朱熹提倡存天理滅人欲,可能不適合那個時代,但個人覺得很適合當今社會。如今的社會是金錢開道,只要有利可圖,哪管天理,更別說天道了。結果呢,天理沒了,人欲橫行,各種社會問題和心理問題不斷涌現(xiàn)。中國古人提倡天人合一,正是把人的道路和萬物融合在了一起,通過天道,指導和引領人道。可惜的是,古人的智慧到了現(xiàn)代,幾乎被我們遺忘的一干二凈。
通過這次疫情,我們深切地認識到,世界是個整體,是命運共同體,大自然的生態(tài)平衡系統(tǒng)經過億萬年進化而來,充滿著人類思維目前還無法徹底搞清楚的天然智慧。但同時這個系統(tǒng)或生態(tài)鏈也是脆弱的,經不起人類一次又一次的破壞和摧殘。一旦我們動用生殺大權,生態(tài)鏈斷裂,平衡被打破,就會出現(xiàn)可怕的災禍。而虐待動物,殘殺其他生靈,就是我們人類所做的打破生態(tài)平衡的惡事,這對我們自身有何益處呢?為了自己一時的口舌之欲,難道竟然要置后代子孫的安危、幸福于不顧?
目前,最緊迫的不是想到,而是做到,是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上。所以,從此刻開始,請善待動物,敬畏自然。我們的智力已經如此發(fā)達,為何不能培養(yǎng)起與這種智力相對等的責任、品德和精神擔當呢?
2,恐慌無益處,要放平心態(tài),積極應對
從歷史看,病毒和瘟疫由來已久,比人類的歷史久遠多了。在人類與病毒的斗爭中,有得有失,有成有敗,雖然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病毒本身也在進化變異,這就是使得我們的工作永遠處在未完成的求索路上,這次武漢新冠病毒疫情就是個很好的例證,它不僅為我們敲響了善待動物的警鐘,更為我們對病毒的認識的加深提供了參考和實踐依據。
可以說,如果我們不是對這種新型病毒缺乏了解,缺少認知,以及它那種傳播的突發(fā)性和快速性的盡早掌握,我們這場戰(zhàn)疫也不會變的像一月份那樣被動,那樣低效,以至于舉全國之力去應對。
但既然病毒已來,我們就得勇敢面對。在哲學詩畫看來,我們必須先要克服恐慌心理,不能自己嚇自己。病毒還沒把我們擊倒,自己就先不行了,這不是應對困難所應提倡的態(tài)度。縱觀過去,人類在應對大自然災害或突發(fā)事件時,只有那些勇敢、堅強、散發(fā)人性光輝的人,才會最終戰(zhàn)勝困難,走上藐視困難的理性巔峰,并最終被人民銘記懷念。面對疫情,我們只有冷靜下來,理智積極地采取有效有針對性的措施,才能避免悲劇的發(fā)生。不然,遇到困難就退縮,就恐慌,碰見挫折,就抱怨,就不知道如何是好,那我們如何擔當起走好剩下的漫長人生之路的壓力承載呢?畢竟,人的一生說短也短,說長也很長,還有很多需要我們面對和克服的艱難險阻。
3,人類未來的命運
面對疫情,有些人迎難而上,有些人只求自保。有些人團結協(xié)作,有些人隔岸觀火,生怕引火燒身。甚至還有極個別人不配合,火上澆油,落井下石,打著疫情的旗號招搖撞騙,賺取不義之財。試問,如此一個通過呼吸道傳播的疾病,誰有巨大威力可以做到獨善其身?誰敢做出“我一個能解決”這樣的保證?
由此,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即影響我們每個人生活的人類共同的命運該何去何從的問題。像這種宏大的問題,思來想去,個人的力量確實太有限的,完全沒有眉目。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即人類未來的命運帶有極大的不確定性,我們必須同仇敵愾,團結一致,否則就會一直處于紛爭不斷的局面。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盡管我們在科技和經濟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人類文明本身的危機和不確定性同時也在加劇。
由現(xiàn)代文明造成的各種問題層出不窮,甚至愈演愈烈,這禁不住讓我想起老子的那些話“絕學無憂”“絕圣棄智”“為學日進,為道日損”。老子的厲害之處在于,在科技極其落后的幾千年前,他就意識到了人類文明本身的弊端,并用簡介有力的文字思想讓我們警惕。
看看目前地球和人類所面臨的狀況就知道:生態(tài)環(huán)境危機、全球氣候變暖、公共衛(wèi)生問題、貧富差距持續(xù)加大、核武威脅、意識形態(tài)差異以及由此導致的戰(zhàn)爭和難民問題、不同文化宗教種族之間的沖突、民粹主義的局部抬頭、民主與極權的對立……這些問題使得人類正處在發(fā)展的十字路口,是打破種族偏見和意識形態(tài)差異展開合作共贏命運共擔,還是彼此孤立各自為戰(zhàn)甚至對抗制裁讓人類的未來滑向更加不確定不和美的危險境地,這取決于我們自身的抉擇。
對于人類未來命運,部分人的態(tài)度是悲觀的,他們認為世界的沖突正在加劇,個體與個體之間由于文化的多元和選擇的多樣變得越來越難以溝通,我們所處的世界并沒有變得更好,而是更差。或許,這有些過于悲觀,畢竟人類已創(chuàng)造出那么多文明和奇跡。但看看2020年全球發(fā)生的災難事件(病毒、蝗災、大火、暴雨、地震、槍殺案、火山噴發(fā))就知道,這種“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悲觀擔憂并不全無道理。
作為生態(tài)鏈的守護者,作為正在變得越來越便利一天之內就能到達各地的村莊,地球環(huán)境正在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zhàn),這種壓力幾乎全都來自人類人為。老子提倡無為而無不為,不是讓我們什么都不干,而是強調不要干預自然,不要違背天道,讓自然規(guī)律自發(fā)運行,讓大自然的萬物自在生發(fā)。大自然對我們如此慷慨,但我們對它回報了什么呢?盡管它并不要求這種回報。
如何讓世界變得更好?如何讓子孫后代變得更健康更幸福而不是有時狠沒時忍?如何讓地球不再受到人類過度的開發(fā)和掠奪?這是擺在我們每人面前的時代課題。做好了,人延續(xù),做不好,等待我們的可能就會是痛苦與淚水。
結語:
漢娜·阿倫特:這一生中我從來沒有愛過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集體——不愛德意志,不愛法蘭西,不愛美利堅,不愛工人階級,不愛農民階級,不愛這一切。我只愛我的朋友,我所知道、所信仰的惟一一種愛,就是愛人。對于人來說,無論他處于何時何地,由愛生出的個體責任和內在良知,永遠是第一位的。
哲學詩畫:如果不想人類整體處于危險之中,請每位生命個體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對自己負責,對地球家園負責,積極生活,以責任擔當和正確判斷愛這個世界。祝祖國早日取得抗疫勝利。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