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抗疫工作進入新階段,更為宏大且更為急迫的問題也隨之而來:下一步,中國經濟如何全面重啟,14億人的生活秩序又將如何重建?
當外界聲音紛紜之際,一座西部城市交出了亮眼答卷。
煙火氣息正重新回到成都的街頭巷尾
初夏的成都,陽光明媚,允許占道經營的街邊餐館,一位老人臨街而坐,一口小菜,一嘬白酒,悠閑地享受著自己的午餐時光。
拍下這一幕的,是一名叫坦納·布朗的外國人。然而就是這平凡的一幕,在被布朗上傳到自己的海外社交媒體賬戶后,讓許多網友感慨不已。
“我羨慕你在成都的悠閑生活!”一位外國網友這樣留言道。與此同時,不少網友也已經注意到,這樣的煙火氣息,正重新回到成都的街頭巷尾。
網友們的感慨,既是過去幾個月里這座城市全力抗疫的直觀成果,也是城市精神的再度被展示、被豐富:在經受疫情空前考驗的同時,這座城市的內在發展規律與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間,再次產生了深刻共振。
作為一座國際化的城市,成都的抗疫故事,自然也引起了外媒的關注。其中,定居成都的美國作家何偉(彼得·赫斯勒),今年3月在《紐約客》雜志以“成都來信”為名,撰文講述了自己和家人所經歷的不尋常生活。
在何偉看來,公共層面全面暫停之下,一座擁有1600多萬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能維持長達數月的安然,這令人驚嘆。
何偉觀察到成都人如何依靠互聯網+物聯網實現日常運轉,他還講述了強大的基層社區隊伍如何承擔起居民日常中暫時空缺的公共角色。
何偉的描述,印證了成都政府三年前一項決策的重要性——2017年,成都在全國率先成立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社治委),聚焦社區這一微觀單元,把分散在30多個黨政部門的職能、資源、政策、項目、服務統籌起來,實現精準發力,探索出一條超大城市發展治理的新路徑。
▲市民在成都金牛區新橋社區中心內看書。新華社記者 薛玉斌 攝
這種將公共管理和服務同時下移到城市神經末梢的做法,也讓成都在疫情暴發初期便展現出驚人的組織力和行動力。
1月23日至25日,僅用了3天時間,成都就完成了第一輪入戶排查。再3天,又完成了對全市876萬戶居民的第二輪全面排查。據成都社治委介紹,最高峰有49萬基層力量聞令而動,開展防控工作。
日行兩萬步、嗓子喊啞、手指敲腫……自排查工作開始以來,成都4370個城鄉社區的工作人員不乏類似經歷。
得益于這一套實踐三年的城鄉社區發展治理體系,社區工作已深入到城市每個角落。成都經受住了這場疫情大考——截至5月15日,成都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66例、本地感染率為十萬分之一點零二,這兩組數據均排在千萬級人口城市末位。
“成都的活力,是中國近期前景的準確預兆”
毫無疑問,成都歸來的背后,既是成都人民對美好新生活的追求,更是后疫情時期成都“新經濟”的韌勁。
2017年,和社區發展治理決策共同被推到公眾視野的,還有成都組建新經濟委員會,堅定走“新經濟”發展之路的決心。
正是因為看到了數字經濟對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對未來城市傳統動力結構的沖擊,“一定要改變傳統的發展動力,創造城市發展的新動能”成為這份決心的內核。
如今三年過去了,成都的獨角獸企業從0到6,新經濟累計注冊企業數從18萬家增至36萬家。“新經濟”早已從決心到行動,成為和這座城市聯系最緊密的關鍵詞。
而其主導的未來互聯網消費和科技創新經濟趨勢,不僅成為成都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更讓成都經濟順利邁入2.0時代。
▲“2020成都新經濟新場景新產品首場發布會”現場
近期一場場緊緊圍繞生活場景的發布會,成為后疫情時代成都新經濟活力的最好體現。
3月31日,“2020成都新經濟新場景新產品首場發布會”線上線下同步發布了47家企業的100個新場景和100個新產品。
在家就能獲得私教體驗的即享健身房、可持續運營的垃圾分類回收系統、5G宏基站功率管芯、結合了VR技術的醫學影像技術……圍繞一個“新”字下足功夫,是這場發布會給參會者們的最大感受。
▲美通社報道截圖
據美通社報道,這場展示會吸引168萬人次線上觀看,初步達成30余項合作意向,其中場景釋放投資需求達612億元。
發布會上,成都宣布將面向全球持續發布1000個新場景,1000個新產品。
很快,第二場發布會如約而至。4月29日,發布會在成都江灘公園舉行,100個新場景和100個新產品全面發布,現場公園城市建設相關企業與國內外知名企業舉行了“云簽約”儀式,簽約金額共計50億元。
“成都的活力,是中國近期前景的準確預兆,對中國經濟和世界其他地區都有著巨大影響。”英國《金融時報》這樣感嘆道。
用“新”,超越地理上的距離
一座城市的活力,還看青年。
青年強,則藝術興,則科技盛,則經濟活……這樣的正向循環,也正是成都逐漸恢復昔日活力的真實寫照。
5月4日青年節這天,成都天府新區興隆湖畔,一群年輕人對著大屏幕微笑、揮手、問候、歡呼……他們的熱情和笑臉,正被互聯網的波段實時播灑到全球許多角落。
▲藝術節現場,著名即興音樂大師Stephen Achmanovitch與成都現場在線互動。
這場“成都向全球青年發起問候”的互動,正是當天在此開幕的首屆湖畔國際青年藝術節的重頭活動之一。如果說一場疫情正深遠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那么國際青年藝術節上所聚焦的“科技+藝術”的融合,則是成都新青年們對人類未來交流趨勢的前衛探索。
共同探索中,對話正在發生——成都新青年與全球青年,成都的“新”意與世界的心意。
作為距離歐洲最近的中國國家級中心城市,成都的國際地位正越發顯現。5月6日,成都東部新區掛牌成立。東部新區戰略定位明確:國家向西向南開放新門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平臺、新經濟發展新引擎和彰顯公園城市理念新家園。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丹景臺:又稱“城市之眼”,東部新區的地標式建筑。
5月8日,外交部傳來消息,中國政府已與西班牙政府就西班牙在成都設立總領事館達成協議,同意西班牙在成都設立總領事館,領區范圍包括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和重慶市,這是西班牙在中國內地設立的第三家領事機構。
截至目前,外國獲批在成都設立領事機構已達20家,位列全國內地第三,中西部第一。
天時,地利,新理念催生處處“新”意。這就是成都,一座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在后疫情時期,交出的新答卷。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