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札記??182
白頭翁覓得紅構果
清晨去鄰近公園散步時沒帶相機。才從秦嶺山中歸來,應該是覺得公園里的花鳥對于自己已無新鮮。
前天山里發現楓葉已暗紅,今天看到烏桕樹的菱形葉也已有發黃的,還有一莖狗尾巴草,其果穗泛紅,在晨光里格外空靈溫馨。
這時,頭頂上有鳥兒鳴叫起來,我不由地仰望上去:樹椏上一上一下有兩只鳥,略帶羽冠, 冠羽后部白色,背部和兩翼覆羽橄欖綠色,是白頭鵯。我還是掏出手機,拍起鳥兒,它們很配合,不時暴露全身,我開始懷疑這是我寫過它們愛情的那兩只白頭鵯。
關注鳥類兩年后,我開始認識常遇見的飛鳥,它們好像也認識了我,見到我拍照不再倉惶飛離。
等它們躥入茂密的枝葉里,我又蹲下來看剛才注意到的莖橫臥匍匐的馬唐,禾本科植物名字多帶有穎、芒、茅、麥、草、荻這些字,這種禾草種子也可提取淀粉,《本草拾遺》記載有“堪飼馬,馬食之如糖”,因此叫了個馬唐,但我相信禾本科植物除了莊稼,應該還有不少比這馬唐更讓牲畜適口的飼草,所以叫馬唐是個偶然。
馬唐草貼近地面的莖常傾斜,觸地后莖節處生根鋪散開來,匍匐蔓延,把它從土里拔出挺費勁,一些地方叫它抓根草或雞爪草。我發現一株馬唐已結穗,繼續觀察起來。
但是,近處樹上又傳來鳥叫聲。望去還是白頭鵯,有一只棲在枯枝上,喙上銜著一紅色的食物,它們中的另一只在不停啁啾。看了一陣,我望見那只白頭鵯嘴里叨的應該是構樹頭狀聚花果上的3枚果實。
藍天,紅果,綠葉,白色上翹的頭枕羽毛,平滑墨綠色的背翼羽毛,總之,在這個清晨,我就幸運地邂逅了一幅“秋晨天藍樹綠,白頭翁覓得紅構果”的大自然寫實水粉畫。是的,水粉畫畫面具有艷麗、柔潤、明亮、渾厚多種藝術效果,而紅果、綠葉、藍天、墨羽對應凸顯了上述的藝術效果。
大自然確實很美。因為,所有動植物都在追求美。這一觀點,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最后的“綜述與結論”部分闡述得很清楚:
“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理解為什么自然界處處充滿著美,這很大一部分應歸功于自然選擇。美對于人們的感觀來說并不是無處不在。性選擇給了雄性以最鮮艷的色澤、優美的體態和其他華麗的裝飾。拿鳥類來說,性選擇使雄鳥的鳴叫聲不僅取悅了雌鳥,同時也給人類以一種莫大的享受。花和果實由于有綠葉相襯,其色彩更為艷麗、醒目,更易被昆蟲發現、光顧并傳粉,而種子也會被鳥類散布開去。〞
這就是動植物的進化。
譬如今天的“秋晨天藍樹綠,白頭翁覓得紅構果”圖中蘊含了很多動植物“物競天擇”、向美而生的生物知識:
構樹適應性強,能耐北方的干冷和南方的濕熱氣候,耐干旱瘠薄,也能生長在水邊;喜鈣質土,也可在酸性、中性土上生長;生長較快,萌芽力強;種子多而生活力強;聚花果上的小瘦果橙紅色,并具肉質鮮嫩的子房柄,為多數鳥類喜愛食物,使得種子廣泛傳播,所以分布很廣。
構樹果實中藥名叫楮實、楮實子,有滋腎、益陰、清肝、明目功效,常用于治療肝腎陰虛,骨蒸潮熱,盜汗夢遺,頭昏目眩,目昏翳障,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等癥。構樹果為強壯劑,鳥類將其作為喜愛食物,應該也有助于強健身體和交配繁殖。
構樹橙紅色果實吸引著鳥類,也滋養著鳥類體形更健壯和生殖繁衍力更強,而飛鳥的啄食又擴張著構樹的分布范圍。因為彼此崇尚追求美,這些自然選擇的物種生命力強大。
我突然想起來:30多年前,學習“民族理論與宗教政策”課程時,我們曾參觀了新疆歷史博物館。寫觀后感時,我曾認為新疆這個自古以來的多民族聚居區,各民族對真善美的共同追求和交流融合,推動了西域文明進步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今天的“秋晨天藍樹綠,白頭翁覓得紅構果”圖竟又讓我重拾年輕時的一些思考。我一直堅信:審美情趣是一個林業工作者不可或缺的素養,也是孩子們成長中應該不能忽視的教育內容。美育能提高道德情操,能培養想象力、創造力,能滿足個體情感需求、促進身心健康。
就我國美育,我查索了一些資料。實際上:
2015.9.15,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明確:“美育是審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不僅能提升人的審美素養,還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情感、趣味、氣質、胸襟,激勵人的精神,溫潤人的心靈。”
2018.9.10,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首次提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023.12.20,《教育部關于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通知》指出:“以浸潤作為美育工作的目標和路徑,將美育融入教育教學活動各環節,實現提升審美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的功能”,“以美育浸潤學生,全面提升學生文化理解、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等核心素養,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讓學生身心更加愉悅,活力更加彰顯,人格更加健全。”《通知》要求“挖掘和運用各學科蘊含的品德美、社會美、科學美、健康美、勤勞美、自然美等豐富美育資源”,我個人認為講到了要培養孩子充分感受自然界的美。
明天(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9月10日在全國教育大會上講話的一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美是純潔道德、豐富精神的重要源泉。沒有美的滋養的人生必然是單調的、干涸的人生。孔子認為教育是‘興于詩’、‘成于樂’,其中就包含著對美育的重視。朱光潛先生有句名言:‘要求人心凈化,先要求人生美化。’如果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沒有童話、歌謠和大自然的云彩、花朵、鳥叫蟲鳴,如果青少年的心靈世界沒有動人的音符和豐富的顏色,如果青少年沒有藝術愛好和藝術修養,不可能全面發展。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配齊配好美育教師,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
學習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我就忽然為我們所有林業工作者驕傲,因為我們一直默默地通過生態保護和修復在努力創造自然美,就忽然為我們所有物種記錄者自豪,因為我們每天都以自己的審美視角發現著自然美,都在努力嚴謹詩意地科普著物種知識,想讓自然界的美,能夠浸潤孩子的成長。
2024.8.31.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