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蔣火華在該部發布會上介紹,該部近日聯合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將圍繞環境監測等領域研發一批環保機器人、遠程運維裝備,加快虛擬現實、數字孿生等先進技術在生態環境監測領域的推廣應用。
“生態環境監測科技含量高、數據資源多,對人工智能應用有著迫切的業務需求,也能夠為人工智能部署落地提供廣闊的應用場景?!笔Y火華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目前,DeepSeek已經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和不少地方生態環境監測部門得到初步應用。
早在2022年2月,生態環境部就印發了《生態環境智慧監測創新應用試點工作方案》,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在監測領域的應用。2023年以來,按照加快建立現代化監測體系的要求,該部全力謀劃推進監測技術裝備的數智化轉型。
新技術為監測賦能已有許多鮮活案例。蔣火華舉例說,在空氣和地表水監測方面,通過開展國控站點數智化改造,自動監測已實現“無人運維”,現場運維頻次和單次運維耗時將降低70%以上;手工監測實現“智能采樣 智能分析”,采用無人機等開展無人采樣,分區域建設全自動無人化“黑燈實驗室”,集中承擔水質樣品分析任務,采樣耗時、人員投入和運輸成本將節約50%以上。
在生物多樣性監測方面,傳統手段“靠人數、靠人看、靠人辨”,現在依靠實時傳輸紅外相機、鳥類鳴聲記錄儀、兩棲爬行動物雷達相機、蝴蝶智能監測儀等新型智能設備,基本能夠實現生物多樣性自動化監測,識別準確率達85%以上。
在聲環境監測方面,城市功能區聲環境質量監測的儀器設備不僅能監測噪聲分貝數,還能識別噪聲源,辨別是來自機動車等的人為噪聲,還是蟲鳴鳥叫等自然聲音。
近日,《國家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數智化轉型方案》印發?!斑@是推進監測數智化轉型的頂層設計,也標志著監測數智化轉型邁出實質性步伐。”蔣火華表示,將積極推進新技術在生態環境監測中的應用,以更加智慧的監測“大腦”守護好祖國的綠水青山。
來源 | 中國青年報
編輯 | 廉偉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