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曹慶 熊柏泉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這首膾炙人口的臺灣校園歌曲,總是將美好情感帶入祥和的去處。如果,一片池塘,墜落于一片大森林中,又會是怎樣的情境呢?
陜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坐落在秦嶺中段南坡腹地的廣袤無垠的大森林中,這里是漢江一級支流金水河的發源地,溪流密布,竹林如氈,大樹參天。在這一片河源之地內,溪流之間自然存在或大或小的水坑、水塘、沼澤地,受雨季的影響,時而干涸,時而膨脹為池塘。這些波光粼粼的積水處,像灑在碧綠秦嶺深處的珍珠,使得大山除卻以雄偉吸引人們頂禮膜拜,還呈現出別致的儀態萬方,誘人不得不駐足。
這些雨水停留或者經過的地方,往往也是動物們的“最愛”。
2012年5月下旬至8月中旬,在一個小水塘邊,西河保護站站長熊柏泉將一部紅外照相機固定在一棵稅齒櫟樹上,機位距地面70厘米。在這段時期內,紅外照相機就像一雙眼睛,收集了視野范圍內野生動物們的一舉一動,使我們有機會設身處地地看到這棵高大稅齒櫟前、小水塘邊的來來往往。
在紅外照相機有效工作的17天內,共觸發拍攝129張數碼照片,其中有效觸發120次,共記錄有6種哺乳類野生動物196只(次)來到這個水塘邊,或路過,或嬉戲,或洗浴。
這196只(次)野生動物中,包括野豬146只(次)、川金絲猴32只(次)、毛冠鹿3只(次)、小麂3只(次)、豪豬3只(次)、未知(注:疑似嚙齒類)3只(次)。
前來小水塘次數最多的是野豬。野豬光顧后的水塘,基本變成混沌不堪的泥水坑,往往需要一場雨的洗涮并沉淀,水塘才能逐漸恢復到清可照人的模樣。
在數據卡畫面里,其中一幅畫面,為8只野豬從兩個方向進入畫面,甚是壯觀。
紅外照相機還拍攝到一對野豬母仔。野豬媽媽帶著它不漂亮的“小寶寶”,在水塘附近覓食、行走,進入潭里洗澡。相機前的小水塘,此時成為豬媽媽的“母愛泛濫”之地。這只灰頭土臉的丑陋家伙,在水塘邊竟然如此慈祥溫馨,一副“模范母親”的范兒。
近年,野豬數量增長較快,且“破壞性”特點越來越顯著:它常常扮演傷農的主力軍,在淺山區更是明顯。作為雜食性的食草類動物,野豬進入莊稼地后,以獠牙為犁開始“工作”,偷吃尚居其次,首當其沖乃糟蹋。半晌的功夫,數畝即將的收成就被拱踏得顆粒無收,好一個“野”字了得!這些“天篷元帥”們,如果不是生活在自然保護區內,如果不是“自然保護區內的一切野生動物都受到法律保護”的尚方寶劍罩著它,人們恨不得對它扒皮、抽筋、食肉、棄骨!
美麗的川金絲猴也沒有錯過這個好去處。在晴朗的時日,32只(次)川金絲猴來到這個幽靜的水塘邊,帶著表情和表演,給這里增添了人性化的氣氛。人與金絲猴同屬靈長目,人類脫穎而出進化為超智能型物種,人類的近親們自然不笨頭呆腦。畫面中,小猴子們頑皮可愛,“司令夫人”(注:川金絲猴的學名來自歐洲十字軍司令的夫人之名)似在直立行走,不愧是人類的近宗表親。
6只(次)黃麂從鏡頭前踱過。這些黃麂性機警,有時白天來,有時夜晚來。
3只(次)毛冠鹿在夜晚間從鏡頭前經過。畫面均僅抓拍到毛冠鹿即將離開畫面時的臀部,足見其小心翼翼、躡手躡腳。
這些圖片,以另類的方式,讓我們看到了在秦嶺深處森林中窄窄的某處,較大型動物們是怎樣的來來往往。
2013年1月16日,熊柏泉再次經過這方曾經精彩的水塘。夏天里曾熱鬧一時的小水塘,被厚厚的枯枝落葉回填,下邊是堅硬的凍土。由于連日晴朗,晴空下的原始森林顯得凋零、干燥、缺少生機,然而,1只大熊貓款款地、遠遠地進入了熊柏泉的視線,為冬日暖陽里的巡護工作增添了好心情。
當我們用心留意,在每一個水塘、溪流、倒木、石洞邊,都可能正在上演著生命世界的精彩。
2013年2月 于佛坪
作者簡介:
曹慶,女,畢業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正高級工程師,發表學術論文約30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個人生態文學作品集兩部。國家林草科普專家,陜西省林草科技特派員。
熊柏泉,男,陜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河保護站站長。以43年巡護員年限獲“桃花源巡護員”。
我也說兩句 |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