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社】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4月29日電 一項國際新研究顯示,氣候變化可能正在削弱北極峽灣有效碳匯的能力。研究已發表在新一期《通訊-地球與環境》雜志上,為理解氣候變化對極地生態系統的影響提供了重要依據。
北極峽灣是極地景觀中形成的復雜海洋生態系統,長期以來一直是重要的碳封存庫,對于調節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以及全球氣候至關重要。然而,隨著北極環境因氣溫升高而發生快速變化,這種天然碳緩沖機制的穩定性和效率正面臨越來越大的風險。
在本項研究中,挪威北極大學等機構組成的研究團隊特別關注了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一個動態峽灣系統——孔斯峽灣。研究人員通過分析該地區沉積物巖心并監測當地的生物地球化學動態特征,揭示了海冰消融和水體性質變化引發的浮游植物群落結構的明顯變化。浮游植物這種微型光合生物是海洋食物網的基礎,在通過光合作用固碳并促進碳向深海層轉移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研究人員發現,隨著海冰減少,更多陽光穿透入海,這起初可以刺激浮游植物的生長,提高初級生產力。然而,這種初期繁盛會導致水體分層,即海水因溫度和鹽度差異形成的垂直層化加劇,進而限制將必需營養物質從深層水域輸送到表層。這就像一把“雙刃劍”:盡管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有所增加,但由于來自深海的養分匱乏而限制了其持續生產力,導致其實際的碳封存能力可能會被削弱。這一發現挑戰了先前認為初級生產力提高將直接轉化為碳封存能力增加的假設。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冰川加速消退改變了冰川融水入海的量和時間,導致原本由冰川融水帶來的營養供應出現大波動。這種不可預測性破壞了整個生態營養體系的穩定性,可能加劇生態系統生產力下降,并威脅北極峽灣碳匯功能的復原力。
研究人員指出,隨著北極持續經歷前所未有的變暖速度,這項研究將成為快速環境變化下自然碳封存極限的早期預警信號。(完)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