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曹慶 供圖:熊柏泉等
數千年來,人類以挑戰生存為中心,與野生動物和艱苦環境不斷過招,不斷總結,不斷調整,終于取得長足進步,譜寫了一部可歌可泣的章回小說。進入21世紀后,中國人不再繼續秉持“與天斗、與地斗”的豪情,取而代之的是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奉為繼續生存與發展的理念。
當老虎已成為秦嶺野生動物的絕唱后,黑熊依舊堅持偶爾露面、刷存在感,使得秦嶺的野生世界野趣依然。
秦嶺黑熊的中文名全稱是亞洲黑熊,又名狗熊、黑子、黑娃、黑瞎子,是典型的林棲動物,單獨活動,僅在繁殖交配期聚群,懷孕的母熊將在次年春天分娩,每胎1~2崽。黑熊善攀爬、游泳,聽覺極佳,能發現數百米以外的腳步聲。因能像人一樣直立行走,光線差時,常被人錯認為自己的同伴,從而增加了人熊雙方的危險。進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后,黑熊脖頸部的月牙斑不再被當成槍口和箭矢的靶心,而是被重點介紹為區別于其他熊種的識別特征。
目前,尚沒有對黑熊野外種群及生存狀況的專項調查。常見的文獻,是在歷次全國大熊貓綜合調查中,黑熊作為大熊貓野生種群的同域伴生物種進行調查,且沒有進行過種群數量分析,僅得知黑熊在秦嶺分布范圍廣。除此之外,黑熊以偷吃村民的玉米、蜂蜜、核桃、板栗等方式引起一定的關注,成為它在秦嶺腹地及麓地“到些一游”的直接證據,也是它以自我方式宣示秦嶺食物鏈和生態系統特征的方式之一。
在文獻資料和口口相傳中,黑熊性兇殘,哺乳期及撫幼期的母熊尤其兇狠。但是,當母熊謀劃下一輪繁殖時,便會驅趕它的小“跟班”熊;有的公熊為達到與心儀母熊玩“曖昧”的目的,會驅趕“美眉”熊的小熊。于是,在野外遇到落單的小熊崽,一般不要輕舉妄動,因為不確定附近是否有“老熊”。如果小熊友的一聲嗷叫引來熊媽媽或“熊大叔”,人就倒血霉了。
現在,在野外已很難直觀到黑熊了,我在佛坪工作30余年,平均每年都能見到野生大熊貓,卻從來沒有見過黑熊。當在野外見過黑熊的食跡和臥跡時,已經心驚膽戰,唯恐突然冒出一頭熊。我見過的黑熊影像,除2007年熊柏泉拍攝于光頭山上的圖片之外,其余全部是近年紅外相機的“偷拍”。
2020年8月中旬,休假在老家時,一位小伙子讓我看他手機圖庫:“阿姨,一頭黑熊……”從這一組野生黑熊攝影作品,我們感悟到民間環保意識的改觀。故事經過是這樣的:
陜西省周至縣駱峪鎮碾子坪村外有一個水泥深坑,是多年前“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年代的工程遺留。時過境遷后,這個坑沒有了故事,也沒有了生機,漸漸被遺忘。2020年8月5日清早,一陣陣怒吼聲從這個深坑中傳來,便有村民去看個究竟,原來是一頭黑熊在坑底“施展拳腳”——無論它怎么努力,都爬不上四壁光滑的坑。熱心電話通向周至縣秦嶺保護局和陜西省林業局,省林業局立即通知陜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工作人員協助施救。
“坑熊”事發地不通車,且周圍地形復雜。施救人員攜帶工具器具,徒步一個多小時,方才達到黑熊被困的深坑邊。幸好,由于連日降雨,坑里積水和塵渣給掉下來的黑熊鋪開一張海綿減震墊。熊少年急躁地在坑里摸爬滾打、努力折騰,施展十八般技藝,不但沒能脫離深坑,還將自己弄得像一只咆哮的“泥熊”,真是一頭“被坑”的倒霉蛋。觀察現場時,圍觀者和施救人員的情緒被它攪得緊張不已。
為緩解緊張氣氛,有人打趣道:“小‘黑娃’,大清早的,不去上學,坑里有啥好玩的?”
“你是一位‘小伙子’吧,調皮搗蛋還選個風水地?還記得你媽怎么叮囑你的,它老人家在哪里呢,請你給‘熊大嬸’和‘熊大叔’打個電話,請它們不要出來嚇唬我們啊!”
我們怕黑熊,黑熊何嘗不懼怕人類?如果將這個情景平移至半個世紀前,眼前這頭不小心一掌踩空的稚嫩少年,一定成為一群人的盤中餐。若是它的母親趕來,即使不被“一鍋燉”,也可能傷痕累累地帶著對人類的怨恨茍且逃生。
雖然熊媽沒有現身,這頭“被坑”的小黑熊仍是幸運的。救助人員曾考慮將長梯沿坑壁放下去,但不確定這頭“人生”經驗尚不豐富的小學生熊能否機靈地踩著梯子爬上來呢?如果這位正處在焦躁中的熊崽娃順著梯子爬上來,不分青紅皂白地將圍觀者和施救者錯當成“挖坑的壞人”,后果會怎樣?
根據這頭黑熊的體重和藥物劑量,它將在被麻醉后40分鐘左右解除麻醉。圍觀眾人逐漸散去,僅留一名工作人員在周圍潛伏,靜觀黑熊蘇醒及動態。黑熊按時睡醒,留守人員親見它回歸森林,解救人員方才長舒一口氣。慶幸的是,整個救助過程中沒有其他黑熊出現。
黑熊少年的媽媽,許是與“熊大叔”談戀愛或者度蜜月去了,或者“老虎打盹”了,多半天內沒有見到娃兒,為什么不出來找幾圈?還好,它不親臨現場,才不至于干擾救助員抬熊出深坑,獸醫才有膽量為熊孩檢查身體。
夏末和秋天是黑熊的愛情季,兼是黑熊的重要營養補充季。充分利用瓜果飄香的秋天,充分增加營養,將自己吃得吃膘肥體壯,才能得到“親愛熊”的青睞,也才能為冬眠季奠定熱卡基礎。此時,林緣處的黑熊有時會接近村莊,干些“不勞而獲”的營生,比如偷吃蜂農的蜂蜜等。曾看過一段紅外相機拍攝視頻,只見一位熊媽帶著倆熊孩,不足10分鐘,便將一棵豐收在望的核桃樹全部采收,并將樹冠飽滿的大樹摧殘得像一根電線桿。
在黑熊的字典里,沒有“偷”字,也沒有“坑”字。黑熊的安逸生活,是吃飽肚子、生兒育女,是愛情甜蜜、香火綿長。
在以后長大成“熊”的日子里,愿這頭缺乏闖蕩江湖經驗的黑熊吃一塹長一智,因為下次再掉下溝坎,不一定能被愛心民眾及時發現,也不確定能有一架長梯伸向它。于是,與這頭“熊”生長遠的小學生共勉,愿它:
抬頭三尺有野芋,低頭三步看溝渠;
再行三月入好夢,前行三年得愛侶。
人類的安逸生活,不是孤獨的自己沿著預設的軌道孤獨前行,而是需要原真的自然生態系統和穩定的生物多樣性系統為背景墻。在此,與熱心民眾共勉:對待自然世界,不必驚懼,也不必刻意,我們需要保持足夠的愛心和敬畏。那么,一切的發生,皆是自然而然,皆是規律使然。
愛護大自然的一種一類,最終受益的一定是人類自己。
作者簡介:曹慶,女,畢業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正高級工程師,發表學術論文約30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個人生態文學作品集兩部。國家林草科普專家,陜西省林草科技特派員。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