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新冠肺炎疫情在81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肆虐至少使得人類損失2050多萬年預期壽命,新冠對人類健康造成的破壞比流感還要大得多。
據英國《衛(wèi)報》18日報道,該研究當天發(fā)表在《科學報告》期刊上,從事該研究的專家調查了81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27余萬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并結合相關國家和地區(qū)預期壽命和新冠肺炎總死亡人數(shù)等數(shù)據,從而估計出在這81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居民因新冠疫情損失了20507518年預期壽命,平均每一個病亡者減少了16年預期壽命。在這2050多萬年的“生命損失年”(YLLs)中,55歲到75歲的死亡病例占了44.9%,55歲以下死亡病例占30.2%,75歲以上死亡病例占25%。
“生命損失年”是個醫(yī)學概念,指的是一個人的預期壽命和其因新冠肺炎死亡時實際年齡的差值。其中,新冠肺炎對男性預期壽命的影響比對女性大得多,前者生命損失年比后者高出44%。
西班牙龐培法布拉大學衛(wèi)生與經濟研究中心的皮法雷(Héctor Pifarré i Arolas)參與了該研究,他別指出,有人認為死于新冠肺炎的人主要是那些即便沒有新冠肺炎也活不長的人,而這樣的想法甚至構成了某些政策的基礎,“我們想借此研究,提供一種方法回應這種論調。”
在英國,新冠肺炎造成的生命損失年為833874年,平均每個死亡病例減少11.4年(其中男性11.5年,女性10.8年);在西班牙的生命損失年則為572567年,平均每個死亡病例為11.24年;秘魯?shù)倪@兩個數(shù)據分別是764856年和20.2年。
研究還發(fā)現(xiàn),在富裕國家和地區(qū),生命損失年很大一部分來自老人,而在中低收入國家和地區(qū),生命損失年最大的一部分還是來自55歲以下的死亡病例。英國《每日郵報》在18日的報道中指出,尼泊爾平均每個新冠死亡病例減少了近26年壽命,位居受調查國家和地區(qū)首位,接下來則是中國臺灣(25年)、玻利維亞(23年)、薩爾瓦多(23年)、多米尼加共和國(22年)和肯尼亞(22年)。
盡管自疫情暴發(fā)以來常有人把新冠肺炎和流感相提并論,但該研究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國家和地區(qū),新冠肺炎奪去的人類壽命是季節(jié)性流感的2到9倍。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