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
《海南省紅樹林資源保護專項規劃
(2024—2035年)》
(以下簡稱《規劃》)
提出重點實施紅樹林營造工程
提質增效工程、保護能力提升工程
科普宣教工程和
可持續利用工程等五大工程
分階段擴大和修復紅樹林面積
推動紅樹林資源保護
與利用可持續發展
海南省現有紅樹植物共21科28屬44種,紅樹林總面積7638.73公頃,全省紅樹林濕地范圍內累計記錄到鳥類47科203種。
《規劃》提出海南省分三期階段擴大和修復紅樹林面積:
到2025年末,營造紅樹林310公頃,人工修復紅樹林2750公頃,全省紅樹林面積保有量達到7948公頃;
到2030年末,外來紅樹植物清除改造460公頃,自然修復紅樹林1000公頃,全省紅樹林面積保有量保持在7948公頃以上;
到2035年末,自然修復紅樹林790公頃,全省紅樹林面積保有量穩定在7948公頃以上。
資料圖:海南陵水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里的白鷺。周旭 攝
按照《規劃》,海南省構建“兩線三區多點”的規劃布局,全面提高紅樹林資源質量。其中,“兩線”是指海南島紅樹林資源分布的東、西海岸線,“三區”是指海南主要紅樹林分布區中具有典范作用的三個區域,包括海口市東寨港保護修復示范區、三亞市古老紅樹保護示范區、儋州市新英灣“兩山”理念轉化試驗區。規劃范圍為海南島海岸線中分布紅樹林的岸線,涉及沿海12市縣所有紅樹林資源。
《規劃》提出海南省以紅樹林資源保護為基礎,重點從紅樹林營造、退化紅樹林修復、外來樹種清除改造、有害生物防治、珍稀瀕危物種生境修復與種源擴繁等5個方面全面提升紅樹林資源質量;從自然保護地管理能力建設、生態系統監測與評估、強化執法監督、探索可持續利用方式等4個方面提高資源保護管理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規劃》還提出,海南省將構建紅樹林“天空地”一體化智能監測體系,開展紅樹林資源定期調查和監測,核查紅樹林面積、分布和生態系統監測評估,定期公布資源狀況。
資料圖:俯瞰陵水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的海上綠洲。周旭 攝
另外,海南省還提出加強紅樹林自然保護地建設,堅決取締自然保護地內的違規養殖行為,依法管控自然保護地內的捕撈行為,積極探索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特許經營制度,推進紅樹林碳交易。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