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巨腹蟹填補了深圳山溪大型水生無脊椎動物多樣性的研究空白。
晶報訊(記者 李果 實習生 張美怡 羅倩 通訊員 王佩瑤/文、圖)在11月發表的動物學研究國際期刊《動物學研究》上,發表了黃超博士和毛思穎研究員關于深圳山溪甲殼綱十足類(蝦蟹類)的研究文章。文章在系統介紹深圳山溪十足類動物多樣性的同時,描述了一個以深圳命名的新物種——深圳巨腹蟹 ,填補了深圳山溪大型水生無脊椎動物多樣性的研究空白。
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山溪蝦蟹類動物多樣性是評價山溪生態系統的重要指標之一。自2017年起歷時3年多,深圳市率先在全國城市層面啟動陸域生態調查評估項目,其間組織開展了生物多樣性調查,對自然生態區域和建成區的動植物進行調查。其中,受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委托,2019年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團隊對全市自然生態系統溪流水生動物展開系統的調查,并首次將蝦蟹類作為重點調查內容之一,由黃超博士負責,調查范圍包括七娘山、迭福山、排牙山、田頭山、馬巒山、三洲田、清林徑水庫、陽臺山、鑼鼓山、老虎澗等區域。通過為期2年多的野外調查,共記錄了深圳溪流蝦蟹類6科10屬19種。
目前,深圳巨腹蟹僅見于深圳排牙山、羅屋田水庫和馬巒山等地海拔100米左右的溪流中。由于在深圳周邊山區的后續調查一直沒有發現深圳巨腹蟹,目前可以認為是深圳特有物種。
新種深圳巨腹蟹是巨腹蟹屬的第二個成員,也是深圳的特有物種。巨腹蟹屬是2018年黃超博士與其合作者一起以產自陽江的鵝皇嶂巨腹蟹為模式物種創建的一個新屬,該屬的最顯著特征是雄性的腹部寬大,而不是其他淡水蟹屬中常見的銳三角形。深圳巨腹蟹在外觀上雖然與鵝皇嶂巨腹蟹相似,但作為重要的分類學指標的雄性第一腹肢的形態與鵝凰嶂巨腹蟹有很大的差別,同時DNA的分析結果也佐證了深圳巨腹蟹是一個獨立物種。
【來源:晶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