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一片曾被重工業嚴重污染的土地,如今卻是換了新貌,山清水秀,美麗富饒。自1972年起,遼寧省建立了“三廢”治理辦公室,標志著遼寧政府開始環境保護工作,東北人民正式開啟了防治攻堅戰,從那時起,重工業痕跡逐漸從這片土地淡去,正因遼寧政府及時的環境保護行動才使省內的自然環境穩定,有效的保護了物種多樣性與環境多樣性。
在遼寧省林業和草原局于2020年發表的《遼寧省林業資源概況》文件中,統計了遼寧省內的動物種類共計827種,其中包含有兩棲、哺乳、爬行、鳥類動物,近海生物資源有520多種,共計植物2200余種。而我,有幸觀察到遼寧省動植物。
是從何時我覺察到冬天臨近呢?或許......是那只失溫而逝去的小貓,連續兩天我都縮在房子里沒有出去,第三天,太陽終于帶著暖意照在了窗臺上,我踏出了門。拿著袋子裝好的火腿腸與貓糧,想去喂生活在草坪上的一家五口(貓媽媽、貓爸爸和它們的三個孩子),只發現那只最為孱弱的小貓孤零零的側臥在草地上,我用火腿腸引誘它過來,它不為所動,走進才知它的后腿已無法動彈,可腹部起伏,仍殘留著呼吸,似乎在等著誰,我心中惱火,責怪它不知所蹤的家人。片刻,小家伙已然沒了呼吸,我逃似的回了房,愧疚的想若早一日出去喂它們,會不會救下它......
一夜眠淺,窗外天明,出去借了鐵鍬,在一棵銀杏樹下埋葬了它,銀杏微黃,時值晚秋,隨手扯下三兩片蓋在它身上,望它下一世平安、壯碩。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身在北方內陸,十一月中旬,洪波沒有見到,秋風也早已過去。可冬風卻實在冷,它掠過的土地蕭條一片,金黃的銀杏葉掛在枝頭,它看不慣,強硬的拽下來;枯黃的牽牛花藤依附在低矮的黃楊灌木上,它見不得,攜干燥的氣流抽去藤中僅剩的水分,連一向堅強昂首的小草都只能向它俯身,它走遍這片土地,只為向人們宣告雪的來訊。落下的葉為雪鋪下一層軟墊,似是怕柔嫩、潔白的雪降臨時受到傷害或被塵土沾染而特意備下的。可在我眼中,落葉斷不會有這般想法,正如龔自珍詩中所言:“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它托住了雪,也為土中的種子蓋上了厚被,預防它們因凍傷而見不到來年的春天。
氣溫漸下,我出門次數愈少,再見垂柳與楓樹時,它們已只余枝干,仔細端詳過去,橫亙在天空與天空之間,像是一道細小的裂縫。在層層落葉之間,一只鳥靜靜躺在落葉上,恍惚間,我好似看到初春時它站在枝葉繁茂的枝頭一展歌喉。
北方的初冬是橙黃色的,松樹在其間格外落寞,它綠得太不應時節,人們正感傷寒風凜冽吹枯了萬物,它卻聳立風中,迎風而生,太過突兀常常因礙了感時傷懷之人的眼而被忽略,也有人對它另眼相看,是啊,這么遼闊的土地上,若數月時間沒有綠色,該是怎樣的沉悶?
偶然抬頭,雁群在陰沉的天空中零落飛過,可方向卻出奇一致,我想它們該是天生就知道遷徙的,這是它們刻在基因里的習性,我隨口感慨到:“天冷了,大雁南回。”身旁,朋友的回答使我忍俊不禁,她說:“我也想南飛了。”我們的家鄉在四川,哪里受過這般寒冷的天氣,可她卻忘了大雁南飛是往世界的南方,而非她心中的南方,我想,真讓她隨大雁南去,她定是不愿的。
自然時序,萬千生物,世界除承載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蘊含了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感情,需要我們用心感受,才能與世界交流。
謹以本文為序,致那些在生活中關注自然,保護環境的人。
陽宛玲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