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時節,地處黑龍江省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西南部的新店林場一片靜謐。登上觀松塔,棵棵樟子松四季披綠。風穿林間,颯颯作響。
黑龍江省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地處黑龍江省西部嚴重風沙干旱區,是全國90個完整沙區縣之一。曾經,杜爾伯特縣受內蒙古科爾沁沙地風沙影響,生態環境逐年變差,耕地、草原沙化嚴重,縣內形成了八大沙地和兩大荒坡。風沙直入縣城腹地。20世紀50年代起,杜爾伯特縣以新店林場為起點,帶動全縣,開啟了科學治沙的艱辛探索。
新店林場建于1958年2月。建場初期,這里的土地荒漠、塵沙飛揚。當地人為此編寫了一首打油詩:新店大沙窩,旱天沙誤車,種地不打糧,栽樹難成活。風沙之害,由此可見一斑。
建場初期,舉步維艱。經營發展林業上缺少科學規劃,造林造不活,沙崗依然是沙崗,飛沙依然是飛沙。新店林場的沙地到底能不能長樹,到底能長什么樹,這是當時擺在造林人眼前的難題。如何造林?種下的樹苗怎么才能成活?一系列的問號都找不到答案,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據回憶,當時林場有一名叫白興洲的技術員,提出了采取壓干造林方式進行栽樹,按照這種方式栽種了將近1000棵楊樹,所有的楊樹枝繁葉茂,茁壯成長,精神煥發,充滿活力,成活率達到了98%。
以此為基礎,林場的造林人繼續探索和研究各種造林方案,大力開展林種實驗,采取引進樟子松的辦法,尋找新店林場發展經濟林的出路,林場研究創造的“條狀整地”法減少了風沙的危害,提高了樹苗的成活率,此項成果在全國推廣,并被編入林業中等專業教科書中。林場又在1979年發明了幼林聯合除草機、松樹防寒機、懸掛植樹機、聯合起苗犁,在全省科學大會和全國科學大會上進行了展出,并榮獲林業部林業機械二等獎。
目前,新店林場經營面積19.7萬畝,人工林面積14.6萬畝,其中樟子松面積5.4萬畝,是黑龍江省西部最大的沙地樟子松林。幾代新店人忠實履行“為大慶油田和省城哈爾濱阻風沙”的神圣使命,甘于無私奉獻,在一片荒漠中建成了茫茫林海,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筑起綠色生態屏障,區域及周邊生態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昔日的黃崗沙丘變成了蒼翠林海,“黃沙撲面,沙路難行、沙逼人退”的狀況徹底改變,新店林場涅槃重生。
新店林場的成功,大大增強了全縣造林治沙的信心,堅定了造林綠化的決心。特別是1978年“三北”工程實施后,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以營造農田防護林、草原防護林和防風固沙林為重點,綜合采取“封、造、補、改”等多種治理模式,拉開了大規模植樹造林的序幕,全縣上下以流動、半流動沙地為重點,在沙丘上大力營造防風固沙林。截至目前,這個縣累計完成人工造林11.51萬畝,其中更新造林6.11萬畝,全縣有林地面積達到12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13.6%,林木總蓄積量達到956萬立方米,年大風天數10天,揚沙日數0天,空氣質量全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的天數在330天以上。作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承載地,這個縣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63萬噸,釋放氧氣44萬噸,森林資產總價值約170億元。生態環境改善的同時也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全縣糧食平均畝產由三北四期工程前的每畝481斤提高到現在的899斤,草原平均產草量由每畝80公斤提高到現在140公斤。如今的杜爾伯特,全縣272個自然屯已實現綠化覆蓋,成為全省首個突破百萬畝沙地人工林的縣份。杜爾伯特也因此榮獲了全國防沙治沙先進集體、全國生態環境濕地保護典范等多項殊榮,叫響了“龍江塞罕壩”稱號。
近年來,杜爾伯特堅持把防沙治沙工作作為國土綠化、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事來抓。秉承“先抓大保護、再搞小開發”的戰略思路,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三北”工程、草原修復、高標準農田建設、小流域治理、生態補水等項目建設為依托,加大力度,強力推進,縣域生態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實現了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持續收獲“生態紅利”。116萬畝濕地,168萬畝草原和126萬畝平原森林,豐富的資源構建了旅游景觀,建成了景區景點25個,近五年接待游客1019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8億元。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