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尚未散盡,太原汾河濕地早已因數百只遠道而來的紅嘴鷗而熱鬧非凡。
作為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如今太原汾河濕地已成為165種鳥類的共同家園。“這幾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禿鷲現身太原,白鷺從無到有在晉源區棲息,黑鸛也從婁煩縣汾河上游保護區向汾河公園擴散。特別是今年3月初,首批北歸的紅嘴鷗飛抵汾河濕地,數量較往年增長了近三成。”太原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科科長寧英海說。
紅嘴鷗對生態環境的變化極為敏感。近年來,太原市從優化生存環境入手,從改善棲息地質量著眼,全面修復保護自然生態,最大限度為野生動植物提供和諧友好的繁衍生息空間,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
為切實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太原市全力推進“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統籌治水興水。通過實施治污、調水、清淤、增濕、綠岸等一系列舉措,汾河太原段水質持續向好。曾經渾濁的河水已清澈見底,河底的水草隨波搖曳,魚蝦等水生生物也日益豐富,為候鳥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來源。
同時,太原市還持續強化公益林數字化監管,動態、常態監管林草資源,對森林督查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及時督辦,消除違法行為,擁有了天龍山、汾河上游、云頂山、凌井溝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通過紅外相機多次在太原周邊山區捕捉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華北豹的身影;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褐馬雞等也屢屢現身。
在植物保護方面,太原市通過太原植物園開展園林植物多樣性調查,已初步完成迎賓公園、昌寧公園、太原古縣城等地植物調查,進一步摸清了全市植物資源“家底”。2021年—2022年,太原植物園還承擔省林草局關于山西省野生植物極小種群保護和繁育工作,對珍稀瀕危植物及野生鄉土植物,進行野外考察、種質資源收集、引種馴化等遷地保護,目前已采集憑證標本4000余份。
如今,無論是山林間的聲聲鳥鳴,汾水中的悠悠魚影,還是城市綠地里繁茂生長的植物,都成為太原市保護生物多樣性最好的見證。今后,太原市將繼續秉持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探索創新,持續鞏固和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樂曲更加嘹亮。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