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目前廣西共有遷徙候鳥約400種,候鳥遷徙通道區主要有桂林、柳州、欽州、防城港和北海等設區市的34個縣(市、區),有4條主要候鳥遷徙路線。近年來,廣西以重點流域、海灣、濕地為突破口,實施一系列保護修復工程,同時在候鳥遷飛停歇重要區域開展宣傳、巡護等護飛活動,每年候鳥遷徙的季節,八桂大地都會迎來大量珍稀鳥類駐足、棲息。
保護區
罕見的鳥類頻頻現身
廣西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東亞—澳大利亞鳥類遷徙的路線上。今年8月3日,廣西大學林學院教授蔣愛伍等人在該保護區開展鳥類監測點建設時,在保護區海域沙洲上首次監測記錄到在廣西罕見的鳥類——白腰燕鷗。
在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域沙洲上首次監測記錄到廣西罕見的鳥類——白腰燕鷗。蔣愛伍 攝
白腰燕鷗的遷徙模式獨特,是唯一一種在亞北極繁殖區和南太平洋熱帶越冬區之間遷徙的物種,在我國的記錄并不多,主要集中在福建和浙江的沿海島嶼。除了首次監測到罕見鳥類外,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監測人員還發現了5只環志鐵嘴沙鸻、4只環志灰尾漂鷸,環志地點均為西澳大利亞州布魯姆羅巴克灣和八十里沙灘。
戴著黃色足旗環志的灰尾漂鷸(黃框中)。莫深杰 攝
記者了解到,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持續加大濱海濕地保護力度,通過一系列整治和修復行動,當地生態系統功能不斷提升,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據統計,近三年來,在該保護區越冬棲息的候鳥超過10萬只,且數據頻頻刷新廣西紀錄。同時,還記錄到15種珍稀瀕危鳥類225只,以及鐵嘴沙鸻、紅頸濱鷸等3種環志鳥類27只。
潿洲島自然保護區地處亞洲東北部與東南亞、南洋群島和澳大利亞之間的候鳥遷徙通道上,是沿太平洋海岸遷飛候鳥的重要中途停歇地。目前潿洲島自然保護區已發現鳥類232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55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8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47種),候鳥年遷徙量達百萬只以上。
截至目前,廣西已建成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223個,形成了較為完善合理的自然保護區網絡。這些保護區覆蓋了廣西的主要生態系統和重要物種棲息地,為野生動植物提供了安全的庇護所。
多部門
為候鳥遷徙保駕護航
廣西位于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上,豐富多樣的棲息地類型為候鳥的遷徙提供了重要的停歇和覓食場所。
作為全球重要的候鳥遷徙和越冬歇息地,廣西持續推進野生鳥類資源保護。通過追蹤和監測,深入了解候鳥的遷徙路線、停歇地點、越冬地及越冬水鳥種群數量、分布、保護現狀和主要威脅因素。
為避免和減少大型風機建設項目對鳥類,特別是夜間遷徙的候鳥造成危害,自治區林業局組織全國相關領域的專家對在遷徙區域的風電(光伏)等擬建項目,開展候鳥等野生動物棲息地及遷徙通道影響評估論證工作。
廣西相關部門還通過聯合廣西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等社會團體,持續在候鳥遷飛停歇重要區域開展宣傳、巡護等護飛活動。
下一步
將建立候鳥監測網絡
隨著生態環境的優化與候鳥保護工作的深化,廣西候鳥遷徙通道逐漸擴大,珍稀鳥類不斷增多。目前廣西記錄有分布的鳥類達757種,每年從廣西上空飛過的候鳥約有400種。中華秋沙鴨、海南鳽、青頭潛鴨等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在八桂大地停留棲息。廣西已成為生態走廊和“候鳥天堂”。
下一步,廣西將在候鳥遷徙的重要區域設立更多監測點,配備相應的保護監測設施、設備,組建候鳥監測隊伍。同時,新建一批遷徙候鳥環志站,開展遷徙候鳥的長期監測,建立廣西候鳥監測網絡,持續對廣西遷徙候鳥開展長期、全面、系統的監測,為保護候鳥提供更科學的數據支撐。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